广西南宁横县石井村以种植茉莉花而远近闻名。近日,记者慕名前往,还没有走进村庄,记者的眼球就被那一望无际的茉莉花所吸引,郁郁葱葱的茉莉花使深冬的田野显得生机盎然,让人提前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忘记了隆冬的寒冷。 走进村庄,一栋栋漂亮的三层青砖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面对记者惊讶的目光,村支书李克进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别看这小小茉莉花不起眼,堆起来它就成为了房子的一砖一瓦。去年石井村种植的600亩茉莉花又获得了大丰收,每亩产量比前年增加了90公斤,由于茉莉花的品质好,茉莉花的价格就上去了,平均每斤上涨了1块钱,仅这一项,村里人均收入就比前年增加了五、六百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650元。 李克进告诉记者,茉莉花成为了农民们的钱袋子,而编织这个钱袋子的除了农民以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一批茉莉花的种植专家,是他们送技术到田间地头,让农民掌握了种植茉莉花的技术,才使石井村有了这样的好年景。 在石井村,专门有一个茉莉花专家大院,这个大院位于石井村汶塘屯,建立于2003年11月,专家大院设置有培训教室、电子信息室、陈列室、图书室、专家工作室等。在这里,农民朋友可以查找有关农业栽培、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还可观看电视录象学习农业技术,通过电脑查询农业信息。 李克进告诉记者,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福建农林大学赖明智教授、广西大学副校长顾明华、广西农科院曾涛博士等十几名国内知名的茶叶专家就是这个专家大院的常客,每年茉莉花生长期和采摘期,专家们都定期或者不定期来到这里,给花农讲授茉莉花栽培、土壤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专家们也常常住下来,进行茉莉花课题项目方面的研究。 谈起专家大院里的专家,李克进话语滔滔,他说,这些专家很受农民的欢迎,每次来授课,村民们都争先恐后赶来听课,把大院挤得水泄不通。在种植方面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专家,而这些专家不仅没有一点架子,还非常耐心详细地给予解答。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花农科学种植茉莉花,单单是打药灭虫害这一项,一年就少打了20次,每亩少开支200元,现在石井村种植的茉莉花全部都是无公害茉莉花和有机茉莉花。 专家大院落户横县,给横县花农提供了直接与农业技术专家见面的机会,花农有什么农业技术难题,直接向农业专家请教,专家们根据农民提出的实际问题现场答疑,有的放矢地开展生产技术培训,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损失。农业专家在帮助农民的同时,了解了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横县科技局局长蒙宗健说,这两年,专家们以茉莉花专家大院为平台,实施的有机茉莉花示范基地、 茉莉花标准化技术示范建设、横县茉莉花新品种引进及种质资源库、茉莉花双纹须歧角螟白娟病防治研究、无公害茉莉花示范等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茉莉花种植技术的空白。去年3月,以横县茉莉花制定的《茉莉花茶 绿茶》和《茉莉花 绿茶窨制技术标准》地方标准,获得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 有了农业专家的技术支持,横县花农种植茉莉花的信心更足了。目前,横县茉莉花常年种植达7.5万亩,年产鲜花6万吨。横县茉莉花产量和花茶产量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茉莉花及花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横县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基地。横县单是茉莉花种植一项收入就达3亿元人民币,全县花农人均收入约一千元人民币。国家林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把横县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 横县县长吴炜告诉记者,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结合农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横县县委、县政府将着力打造茉莉花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积极发展茉莉花这个最具横县整体形象的产业,引进花茶加工企业,创建茉莉花茶品牌产品,鼓励和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学习致富技术,提高其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将茉莉花产业做大、做强、做好。与此同时,横县还将以茉莉花专家大院经验为模式,创建桑蚕专家大院、蘑菇专家大院和甘蔗专家大院等,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横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 02:08 , Processed in 0.0672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