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名:Shrub-althea 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朝开暮落花、日及、玉蒸、白玉花 科属与:锦葵科木槿属 木槿形态: 落叶灌木,高2~4m。茎直立,分枝多,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卵圆形或菱形,先端渐尖,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齿和缺刻。花单生叶腋,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6cm,花柄长4~14mm;小苞片6~7,线形,有星状毛;花萼钟形,5裂,有星状毛及短柔毛;有单瓣、重瓣及白、红、粉红、蓝、淡紫等色,雄蕊和柱头不伸出花冠。 蒴果长圆形,长约2cm,顶端有短喙,密生星状毛。蒴果8-10月成熟。种子褐色。 花期7~10月,果期9~10月。 原产地及分布: 产于我国中部。现苏、浙、鲁、鄂、川、闽、粤、滇、陕、辽、冀、晋等省有栽培。印度、叙利亚有分布。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94克,蛋白质1.3克,脂肪0.l克,碳水化合物2.8克,钙12毫克,磷36毫克,铁0.9毫克,尼克酸1毫克,还含肥皂草甙等。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止痢,凉血。主治肠风泻血,赤白痢疾,妇人带下,疮疡肿毒等病症。 食疗作用: 1.抗菌疗癣 木槿花提取液对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疗疥癣。此外,木槿花还能杀菌排脓,加速疮疡的愈合。 2.止痢 据临床报道,木槿花洗净晒干,“研末服用,可治疗细菌性痢疾,服用后使体温迅速下降,大便于2~3天内好转。 3.完带止血 民间用木槿花治妇人白带,痔疮出血,下血吐血,有一定效果。
1.木槿花炖肉 鲜木槿花100克,猪肉150克,菊花、姜末各适量。将木槿花去杂洗净;猪肉洗净切块;锅内加猪肉和适量水,烧沸后,加入料酒、精盐、酱油、葱、姜,改为小火炖至猪肉熟,加入木槿花炖至入味,出锅即成。此菜鲜嫩滑爽,甘美可口,具有清利湿热,补中益气,养阴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白带,阴虚咳嗽,体虚,乏力,肠风泻血,赤白痢,便秘等病症。 2.木槿花蜜饮 木槿花50克,蜂蜜适量。将木槿花去杂洗净,放入碗内,加适量的水煮20分钟,再加新鲜蜂蜜适量,煮至再沸,出锅即成。此饮甘甜爽口,滑嫩清香,具有清热利湿,润燥通便,健脾益胃的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肠风泻血,肠燥便秘等病症。 3.冰糖炖木槿花 木槿花50克,冰糖适量。将木槿花去杂洗净,放入碗内,加适量的冰糖和水,置于笼内蒸炖20分钟,取出即成。本食品甘甜清香,汤汁清爽,具有清热利湿,益胃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下血,赤白痢疾等病症。 4.木槿花糯米汤 白木槿花50克,陈糯米100克、将木槿花洗净去杂,阴干,研为粉末;陈糯米洗净,加适量水煮汤,待汤二、三沸,撒入木槿花末,再煮沸即成。此汤清香扑鼻,甘嫩爽口,具有益胃和中,止呕下气的功效,适用于反胃吐食,胃脘痞满,肠燥便结等病症。 注意事项:木楼花嫩滑,不要烧煮过久;大便溏泄者慎食。 文献选录: 《大明本草》:“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焙人药,作汤代茶,治风。” 木槿文化欣赏: 唐·李绅。《朱模花》:“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元·舒顺。《木槿》:“爱花朝朝开,怜花暮即落。颜色虽可人,赋质无乃薄。亭亭映清池,风动亦绰约。仿佛芙蓉花,依稀木芍药。炎天众芳凋,而此独凌铁。慰目聊娱情,苍松在岩壑。” 清·叶申昔。《清平乐·木槿》:“紫英琼萼,名向葩经托。比似红颜多命薄,休怨朝开暮落。花奴羯鼓无双,唐宫夏日初长。曾傍研光绍帽,舞残一曲山香。” 民间习俗: 据《本草衍义》载,木楼花如小葵,淡红色,五叶成一花,朝开暮敛。湖南湖北人家多种植为篱障,花与技两用,形成花的篱笆,实属可爱。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4:48 , Processed in 0.1121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