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是中国花卉业的软肋。随着新品种保护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谁掌握了新品种, 谁就掌握了产业链中最丰厚的利润。去年9月,昆明杨月季公司培育出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清’月季品种,其切花在欧洲、 日本以及香港地区非常受欢迎。今年4月,‘冰清’种苗在国内全面上市。‘冰清’成为国内花卉产品创新的一个典范。 二、新品种快(扩)繁技术 有了新的品种,要尽快把它商品化才能实现利润。快繁技术成熟与否,直接影响到新品种商品化的脚步。近年来, 东南沿海以及北京、大连等地,出现了很多专业的花卉组培中心和育苗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发展趋势。 花卉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工业产品,除了保证品质外,还要达到整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需要现代化且成熟的栽培技术体系。 研发出现代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设施以及相配套的技术体系, 成为未来花卉业竞争的一个焦点。 四、高性价比的基质与肥料 国际上很多基质与肥料生产企业纷纷登陆中国,比如丹麦品氏托普、德国哥拉斯曼、荷兰先正达等公司, 再加上一些本土公司,这块市场虽然很大,但竞争肯定会很激烈。 五、大规模与低成本 如果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容量允许,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永远都是竞争的有效手段。 六、物流和终端网络 随着花卉产品逐步走进大众日常消费,物流和终端网络建设日显重要,花卉业也将进入“决胜终端”时代。 七、双赢及多赢的商业合作模式 为了达到资源的最佳整合,花卉业也会大量出现跨行业合作、同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 竞争对手之间的互补及联合等等。 八、品牌 花卉产品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花卉企业不能只做行业内的品牌,而是要做大众化的品牌,不但在业内有话语权,而且对大众有引导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 10:57 , Processed in 0.0862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