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友社区 花讯首页 花卉资讯 各地总揽 查看内容

开展闽台交流合作 推进福建花卉产业发展

2009-2-21 14:04|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149| 评论: 0|原作者: 柴喜堂|来自: 海峡花卉网

      作为全球公认的一个朝阳行业,2003年全球花卉产业总产值达1018.4亿美元,并保持着6%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花卉生产也由以前主要集中于欧、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亚洲、非洲、南美洲许多国家凭着其优越的气候条件,低廉的地租和劳动力成本,又受到一定产业政策扶持的地区,花卉生产面积迅速扩大。亚洲的中国、韩国、以色列、泰国,南美洲的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和澳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家依靠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资和技术的大量输入以及廉价的土地和劳力优势,已成为世界花卉的重要生产基地,生产和出口贸易增长均十分迅速。亚洲特别是中国,其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己被世界花卉生产先进生产国所关注。因此,就闽台而言,共谋拓展花卉产业,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一、闽台两地发展花卉产业优势互补

      福建与台湾两省同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两地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但又有许多差异可以互补。一方面,闽台同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源丰富,生态环境的相似,均是个天然“大温室”。两地又同为多山省份,具有多种垂直气候变化类型,适宜各种花木的繁育生长,天时地利均有利于花卉业的发展。两地还都拥有十分丰富的花木资源。据调查统计,福建现有各类观赏植物7000多种(变种、亚种),其中仅野生观赏花卉就有450多个种;而台湾则拥有5000多种原生植物,其中不少具有观赏价值,如驰名世界的一叶兰、蝴蝶兰、山苏花等都己经得到很好的开发应用。此外,闽台两地均有非常悠久的花卉史和数百年频繁的海外交流史,分别引进并培育出了大量的名花异卉,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花卉产品。如今,福建的水仙花、人参榕、台湾的蝴蝶兰、马拉巴栗均已成为各自产业的代名词,产品畅销海内外。另一方面,福建较台湾有着更为丰富的土地与劳力资源,经营成本较低,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但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信息交流不畅,适应不了现代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台湾民间资金雄厚,花卉生产技术与经营理念均较为先进,且有数十个专业资讯站致力于收集、分析与发布产销信息,帮助花卉企业拓展岛外市场,并取得巨大的成功;但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高又制约了花卉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双方互补性极强,共谋开拓花卉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共同拓展花卉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两岸均己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给花卉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严峻挑战。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已成为摆在闽台两地花卉界面前,值得共同探讨的新课题。


二、加快闽台花卉交流与合作的对策思路

   (一)发挥台商投资区优势和功能,提高台资花卉企业的“集聚”效应. 20多年来,福建已先后建立了多类型、多层次的台商投资区、对台合作开发区、实验区和各类园区,尤其是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吸引了大量的台湾花卉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对台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是国家农业部、外经贸部和国台办于1997年批准创办的,重点建设高优农业示范区、海珍品水产养殖示范区、花果茶示范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4个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产品营销中心。其中以海峡两岸花卉博览园为中心的33公里闽南花卉走廊,已成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典型,现有台资花卉生产和加工企业近30家,占全市已批办台资花卉项目近一半,区内设有组培中心、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福建农大博士后工作站,以及350多亩温室、大棚,2000亩节水灌溉示范片,50亩无土栽培试验基地等科研培训设施,初步形成以花博园为中心的花卉科技集群基地,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如今,经国务院批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已扩大到福建全省,急需扩大台商投资区优势,完善台商投资的各项功能,鼓励在闽台商花卉企业“增资扩产”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台商投资福建花卉业,并增强台资内部企业之间的协作,提高台资花卉企业的“集聚”效应,才能尽快形成自身产业链和特色鲜明的台资花卉产业群,把闽台花卉合作推向新高潮。
 
   (二)加强闽台花卉产业合作,延伸福建花卉产业化链条
近来年,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实施和各地对台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福建的地位和优势不断淡化,但农业仍然是闽台合作的重点和特色,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相似性与物种资源依存度要求较高,适合台湾中小企业发展与农民创业的现代花卉业,闽台合作前景更为广阔。只要我们切实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以优势品种引育为中心、以花卉产业化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合作,即可有力地推进福建花卉产业化、规模化与现代化,不断延伸福建花卉产业化链条。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重点引进与目前花卉业发展相配套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品种、技术、资金、市场的一揽子引进与合作,尤其是在拳头花卉品种选育与改良方面的合作与开发,尽早在蝴蝶兰新品种培育、水仙花品种改良、人参榕优质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花卉新品种,把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成示范效果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从而有力地推动海峡两岸花卉产业的共同发展,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达到双赢的目的,共同构建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三)发挥福建近台优势,推动两岸花卉物流产业合作
长期以来,台湾花卉业者在开拓国际花卉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业务娴熟,渠道畅通,蝴蝶兰、文心兰、卡特兰、菊花、百合、唐菖蒲、红掌等大量出口,而大陆各地近年花卉生产面积迅速扩大,许多产品供过于求,也急需拓展国际市场,两岸花卉物流业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对此,闽台两地许多有识之士看法日趋一致,并已着手筹办。闽台两地花卉物流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因为近台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如厦门市已提出发展规划,决定依托厦门农产品集团建立花卉批发物流中心,筹建海峡两岸最大的花卉集散中心,以期成为海峡两岸花卉进出口集散中转基地、产品展示中心、价格发布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闽台花卉物流合作,充分发挥保税区政策优势,推进闽台花卉物流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为两岸花卉物流提供路线短、成本低、时间快的服务。福州市也正在与台湾有关方面接触,商讨建设两岸花木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希望采取优势互补、技术互助、经济互惠的办法联手开发,共同开拓国际花卉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花卉业合作领域
一是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整、完善在闽投资台商花卉企业的税收政策、税外收费政策;建立台商投资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二是改善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部门人员的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强化项目管理和服务;加强涉外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维护台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执法监督机制,保障台商利益和人身安全。实践证明,闽台两地经贸平台已越办越成熟,落地花卉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充分表明了闽台花卉合作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

  
(五)加强闽台两地花卉行业协会的联系与交流
长期以来,福建省花卉协会及各设区市花卉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闽台两地花卉界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举办了闽台花卉精品展、闽台兰花精品展、闽台花艺交流展,并协助举办了七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多次邀请台湾有关花卉行业协会来闽开展学术活动,并利用各种机会,采取统一组团与分散交流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多次组织专业人员赴台开展学术交流,即使是在协助举办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过程中,协会也时刻不忘为台商投资企业牵线搭桥,积极反映在闽台商花卉企业家的呼声,努力帮助解决台资花卉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受到广大在闽台商花卉企业家的高度评价。目前,福建省花卉协会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在闽台商花卉企业家联谊会,以期加强与台商花卉企业家的交流,并为他们在闽投资创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兴业环境,进一步促进闽台两地花卉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发挥协会组织、协调、服务与指导的作用,共同推动福建花卉业的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7 22:14 , Processed in 0.0629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