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全周各地都有发生。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严重时危害花蕾和蒴果。在北京于6月以后开始发病,7月以后叶面逐渐满布白色粉层,逐渐扩大至全叶布满白色粉末层,后期粉末层上形成黄色小点,颜色逐渐加深,变为深褐色,是病菌的闭囊壳,在扩大镜下为球形。深褐色小点主要出现在叶片正面,叶背小点稀少。严重时,叶片枯死早落。上海一般在开花以后发病较严重。 【病原】病原为真菌,风仙花单囊壳(Sphaerotheca bal—saminae),闭囊壳球形至近球形,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含子囊1个,子囊短椭圆形或卵形,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椭圆,无色,单胞。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风传播。上海在开花以后发病较重,10月份出现落叶。北京记载,温度在20℃以上时幼苗即可受侵染,7月以后叶片逐渐布满白色粉末层。植株密集,湿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2)药剂防治:发病期喷洒20%粉锈宁4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l 500倍液。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0:12 , Processed in 0.0579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