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金盏菊白粉病

2009-2-21 17:04|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78|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本站原创

【分布】河北、辽宁、北京、上海、江苏等地。

【症状】叶和茎均可受害。初期,叶片正反耐面出现白色粉状的圆斑;病害扩展后,叶面覆盖一层白色粉末,茎杆也覆盖一层白色粉末;后期病部生有稀疏的黑褐色小点,即病菌闭囊壳。发病重的,植株生长停滞,叶片黄化干枯。

【病原】  病原为真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病菌闭囊壳扁球形,菌丝匍匐在寄主叶两面,以吸器伸人表皮细胞内吸收营养。从菌丝上生出短梗,梗端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小30-40X18-25(um)。后期病部生有稀疏的黑褐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闭囊壳直径85-114um,壳上生有附属丝,内生子囊 6-21个,子囊椭圆形,大小44~107X 23-59(um),内生子囊孢子2个,大小19-38X11-22(um)。上海仅见分生孢子。

【发病特点】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在被害的叶、茎的病组织中越冬,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在气温17-25℃、气候干燥时,发病严重。在南方终年均可发生,无明显越冬期,早春2、3月温暖多湿、雾大或露水重易发病。北方寒冷地区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病斑上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在茎叶的病组织上越冬;病菌的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其他菊科花卉。

【流行动态】生产上土壤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株间荫蔽,排水不良,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精心养护,注意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或缺肥。清除病原,不连作。

    (2)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或20%粉锈宁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3 000倍液,每隔10~1 5天喷1次,连喷2~3次。或20%抗霉素100-2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此外,还可喷洒2%农抗120水剂或武夷菌素(Bo-10)150-200倍液,视病情隔10-15天1次,共防2-3次。发病重或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福星乳油7000倍液,持效期长,防效优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14:59 , Processed in 0.7973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