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鸢尾轻性花叶病,鸢尾条斑病等。 【分布】上海地区种植的鸢尾很多来自荷兰,普遍发生花叶病,除影响种球生长外,危害性并不严重。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 【病原】引起鸢尾花叶病的病原是鸢尾花叶病毒(irismosaic virus,1MV),病毒线条状,大小为(750~760)纳米x12纳米。致死温度65-70℃,体外保毒期3-4天(20℃)或16-32天(2℃)。 【发病规律】汁液能传毒。很多蚜虫如豆卫矛蚜、棉蚜、桃蚜、马铃薯蚜等是传毒介体。鸢尾花叶病毒除危害很多鸢尾科植物,如德国鸢尾、矮鸢尾、网状鸢尾外,还能危害唐菖蒲以及其他一些野生植物。病叶采用摩擦接种法可以使苋色藜、小藜、昆诺阿藜、曼陀罗、酸浆、普通烟、心叶烟、黄金烟、射干等植物发病。 【防治方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8:15 , Processed in 0.0843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