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枣龟蜡蚧

2009-2-21 17:09|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28|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本站原创

     枣龟蜡蚧又叫日本龟蜡蚧,俗名枣虱子。以若虫固着在枣叶上吸食汁液。并分泌大量排泄物,诱发煤污病,造成大量落叶。
(1)成虫:雌虫体长2—3毫米,扁椭圆形,紫红色,体背覆白色蜡质介壳;中央隆起,表面有龟甲状凹陷;蜡壳中央有角状隆起,四周有8个突起。雄虫体长1.3毫米,翅展2.2毫米,淡红色,翅透明,有明显的两个大主脉。
(2)卵:椭圆形,长0.2毫米,产于雌虫介壳体下;初产卵橙黄色,孵化前变为紫色。
(3)若虫:初孵若虫体扁体平,长约0.5毫米,紫褐色。固着后,体背面成白色蜡壳,周缘有14个三角形蜡芒,形似葵花状。雌若虫蜡壳椭圆形,雄若虫蜡壳长椭圆形。
(4)蛹:为雄虫所有,梭形,棕褐色。

    近年来枣龟蜡蚧的危害日趋严重,在枝干上,树叶上形成一个个的小白点,吸食枣树汁液,造成枣树树势衰弱;同时其排泄物布满全树,7-8月雨季引起大量煤污菌寄生,使枝叶面、果实满布黑霉,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生长,致使幼枣大量脱落,降低了枣果的产量和品质。  

    为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刺吸枣树汁液,受害树长势衰弱。并排泄糖蜜状粪便,7、 8月雨季引起黑霉菌寄生,枝、叶、果布满一层黑霉,影响生长,降低产质量。

    发病特点: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固着在小枝条上越冬,以当年枣头上最集中。次年3、4月间开始取食,4月中下旬虫体迅速膨大,取食最烈。6月份是产卵期间,卵产在母壳下,个体产卵量1000~2000粒。小枝虫口密集,虫体发育小,产卵量少。稀疏时发育大,产卵量多。卵期10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相继孵化,在晴朗天气上午8、9时,集中爬出母壳,固着在叶面上取食为害,4、 5天后形成蜡质层。雌虫产卵和幼虫孵化期间,如果雨水较多、空气潮湿,卵的孵化率和幼虫成活率都很高,则下一代将出现大发生的局面。反之,如果天旱、高温干燥,则卵的孵化率和幼虫成活率低。尤其遇干热风天气,大量卵和幼虫干瘪在母壳下,下一代则发生轻微。由于个体发育不齐,幼虫孵化期长达30天,孵化期迟早,不同年份有差异。早晚可相差10~20天。地势条件不同也有差异,岗地孵化早,低洼地迟。夏季防治应掌握这些特点。若虫为害至7月末雌雄分化,8月下旬至9月中旬雄虫羽化,交尾后死亡。雌虫9月中旬前后,陆续转移到小枝上继续为害,虫体增大,蜡壳加厚,11月进入越冬。  
    防治措施:根据枣龟蜡蚧的发生特点,防治的有利时期是雌成虫越冬期和夏季若虫前期。防治措施采用人工与药剂防治相结合,并注意保护自然天敌。  
1、人工防治:从11月到第2年3月,可刮刷越冬雌成虫,配合枣树修剪,剪除虫枝。若严冬季节遇雨雪天气,枣枝上结有较厚的冰棱时,及时敲打树枝震落冰棱,可将越冬虫随冰棱震落。
2、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该虫天敌较多,捕食性红点唇瓢虫一生可捕食数千此虫;长盾金小蜂幼虫可寄生该虫腹下,取食蚧卵。长盾金小蜂幼虫可寄生该虫腹下,取食蚧卵。   
3、药剂防治:枣树落叶后至早春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的机油乳剂,可消灭越冬蜡蚧。6月底-7月初,在幼若虫孵化期喷药防治效果最佳,用药种类见“枣粉蚧”。一般第一次用药后隔10~15天再一次可控制为害。若虫孵化盛期也可喷50%杀螟松乳剂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防治效果都很好。
4、生长期防治 若虫爬出母壳盛期和末期喷药两次。常用药剂有40%水胺硫磷乳油、40%氧乐果乳油、40%速扑杀乳油均为1000倍。25%亚胺硫磷乳油400倍,或20%菊酯乳油2000倍。水胺硫磷和氰戊菊酯并可兼治桃小食心虫。
5、做好苗木检疫工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6:38 , Processed in 0.0601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