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菊花叶枯线虫病

2009-2-21 17:09|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34|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本站原创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芽、花芽、花蕾和生长点。叶片发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首先出现症状,叶片的边缘或顶端沿叶脉部分变黄,受叶脉限制呈现特有的角状褐色斑,呈现特有的三角形枯斑,叶背下缘出现淡黄色的斑点,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小点病斑累累,扩散后相互连结成为大斑块,最后叶片卷缩、枯萎。有时植株一侧的上、中、下叶片都出现枯萎,花器受侵染后变形,花芽干枯或退化,有的花芽膨大而不能成蕾或退化。感病的菊花植株外形萎缩,生长受阻,甚至整株枯死。 。

    病原 菊花叶枯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滑刃线虫属线虫侵染引起的。雌雄同型,均为蠕虫型。雌虫虫体细长,0.8-1.3毫米,侧区有4条侧线。口针纤细,基部球小。尾圆锥型,末端尖细,具有星状尾尖突。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长0.9-1.2毫米。尾部无交合伞,交合刺成对,针刺状。芽叶线虫最适发育温度为20-28摄氏度,在此温度条件下,从卵发育为成虫需14天左右,每条雌虫在菊花内产卵20-30个左右。

    发病规律 菊花叶枯线虫主要潜伏在被害植株叶芽内越冬,来年叶芽萌发,线虫开始活动,并危害底部叶片。线虫借基部水膜向上爬行到新的叶片扩大危害。雨季通过雨水和灌溉水进行田间传播,带病插条和病苗可以进行远距离传播。线虫可从气孔侵入,整个生活史在寄主组织内完成。线虫是一种好气性低等动物,在翻耕较浅、土质疏松和连年栽培感病植物的情况下常发病严重。

1、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株及枯枝落叶和野生寄主。避免连作或病土育苗。露地栽培,避免喷水,减少飞溅传播。栽培抗病品种,一般小花品种比大花品种抗病。

2、用46℃恒温水处理扦插苗或生根小苗10分钟,可有效杀死线虫。温室栽培前用3%甲醛熏蒸,密闭24小时消毒。土壤消毒每立方用3%甲醛10升,塑料薄膜复盖2-3小时,通风15天后栽植。

3、插条用50摄氏度温水浸5分钟,或在46摄氏度恒温培养箱浸泡10分钟,效果甚佳。

4、发病期间可用克线磷1000PPM(百万分之1000)或杀螟松1500PPM(百万分之1500)喷洒。或根施铁灭克颗粒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6:23 , Processed in 0.0620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