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绣线菊蚜

2009-2-21 17:09|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37|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本站原创

 【别名】苹果黄蚜。

 【目科】同翅目,蚜虫科。

 【学名】Aphis citricola

 【分布】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台湾、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区。

 【危害对象】绣线菊、绣球花、麻叶绣球、石楠、垂丝海棠、榆叶梅、珊瑚树、贴梗海棠、木瓜海棠、樱花、栀子花、桂花、白兰花、含笑、白玉兰、红叶李等花木。

 【危害征状】以成、若蚜群集在幼芽、嫩枝、幼叶背面危害.被害叶片向下弯曲或稍呈横向卷缩;严重时,可盖满嫩梢和嫩叶背面。

 【形态特征】

  (1)成虫;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金黄色或黄绿色;长约1.7毫米,宽约0.9毫米;触角黑色为体长的三分之二,有瓦纹,第三节有毛4~6根;头部毛10根;腹部第五、第六节节间斑黑色。腹管圆筒形、黑色,具瓦纹。  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7毫米,宽0.75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或绿色;触角为体长的五分之三,第三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圈5~10个,单行排列,分布于全节,第四节有2~4个。第二至第四腹节均有大型绿斑。腹管黑色,腹管后斑近方形,大于前斑。

  (2)卵:椭圆形,漆黑色,有光泽。

  (3)若蚜:形似无翅胎生雌蚜,鲜黄色;触角、复眼、足和腹无翅孤雌蚜:1触角;2腹管; 3尾片;有翅孤雌蚜:触角管均为黑色,腹管很短;腹部较肥大;有翅若蚜,具翅芽1对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寄生在枝条裂芽苞附近越冬。在杭州,每年3月上旬,当绣线菊的芽苞萌动转绿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20天左右,干母成熟.产生干雌;雌蚜从春至秋均以孤雌胎生繁殖;4月底至5月上、中旬在绣线菊嫩梢、嫩叶上繁殖;6月上、中旬随着梅雨季节到来,虫口下降;7月以后迁居在荫蔽的嫩梢上繁殖危害;9一10月间,虫口回升,再次危害严重。10月军11月产生性母,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交配;11月中、下旬产卵越冬;冬季较暖天气里,1 2月还可见到初产的越冬卵。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越冬卵孵化末期和成蚜盛发期,可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2 500倍液,或10%蚜虱精超微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冬季,喷5%柴油乳剂,杀灭越冬虫卵。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横斑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龟纹瓢虫双二变型、龟纹瓢虫暗色变型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5:09 , Processed in 0.0625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