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洲斑潜蝇

2009-2-21 17:09|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22|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不详

【别名】美甜瓜斑潜蝇,蔬菜斑潜蝇,苜蓿斑潜蝇。

【目科】双翅目,潜蝇科。

【学名】Liriomyza satirae (L.verbenicola ,L.canomarginis)

【分布】海南、广东、上海、广西、江苏、江西、山东、辽宁、福建、浙江、云南、四川、重庆、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区.

【危害对象】菊花、金盏菊、大丽花、向日葵、羊蹄甲等多种草花。

【危害症状】以幼虫潜食叶肉,破坏叶组织,降低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落蕾。在植株幼龄期,可使被害植株发育推迟并造成死亡;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害。

【形态特征】

(1)成虫:体小,长1.3~2.3毫米,翅展1.3~2.3毫米,淡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腹面黄色,后缘小盾片鲜黄色,足和体下部淡黄褐色,头黄色,复眼酱红色。雌虫体比雄虫稍大。

(2)卵:乳白色,稍透明,椭圆形,大小(0.2~0.3)毫米×(0.1~0.15)毫米,常被产于叶表皮下面,不易发现。

(3)幼虫:分三个龄期,一龄幼虫较透明,二三龄幼虫为鲜黄色或浅橙黄色,蛆状,虫体二侧紧缩;老熟幼虫长3毫米,腹末端有一对圆锥形的后气门,在气门顶端有3个小球状突起为后气门孔。

(4)蛹:椭圆形,腹部稍扁平,浅橙黄色,有时暗至金黄色;当蛹色由浅黄色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时,成虫即咬破蛹壳飞出。

【发生规律】幼虫蛆状,潜入叶表皮下危害,取食栅栏组织,形成蛇形危害状,虫道不穿透主脉,若遇主脉则沿主脉走向或折回,虫道形状还有环形和丝虫形,少数回头取食形成双向虫道。幼虫一星期左右老熟,破叶表皮落地化蛹,少数在叶面化蛹。成虫羽化后有补充营养的习性,羽化一天后即交尾,第二天可产卵,卵产在叶正面,老叶和未充分展开的叶片上不产卵。此虫在海南省可终年危害。在江苏以蛹在枯枝落叶上或土缝中越冬,人土深度2~3厘米,5厘米以下少见。在山东潍坊,越冬蛹在野外50天死亡率可达100%;但在温室中是可以越冬的。该虫在1 5~26℃温度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只需16~20天;海南年发生21~24代,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避免传播危害。

    (2)药剂防治:可喷施1%灭虫灵乳油l 000~2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l 000倍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1:33 , Processed in 0.0577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