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溜皮虫,串皮虫。 【目科】鞘翅目,吉丁虫科。 【学名】Chrysobothris succedana 【分布】上海、山东、天津、河北、江苏、湖南、宁夏、甘肃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区。 【危害对象】梅花、樱花、桃花、海棠、无角枫等花本。 【危害征状】以幼虫蛀食皮层及木质部,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0~1 3毫米,墨绿色,有紫黑色光泽。头部带青蓝色,头顶中央有细的纵隆脊线。前胸有细的横皱纹,鞘翅有纵脊线。每一翅面上有排列成一行的3个白色圆形凹斑。 (2)幼虫:体长1 6~26毫米,体扁平。前胸背板横椭圆形,后方有叉状纵沟。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翌年春季4月下旬化蛹,5~6月羽化。中午觅偶交配。卵产在皮层缝隙叶中。幼虫孵化后蛀食植株皮层部,最后蛀入木质部,蛀孔道不规则。成虫也可食害枝条基部。10月中、下旬幼虫在寄主枝条中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成虫羽化前期,及时修剪虫枝和枯枝,集中烧毁,以消灭其中越冬幼虫。冬春季节,可将伤口处的老皮刮去,再用刀将皮层下的幼虫挖除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1:51 , Processed in 0.1238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