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红蜡虫,红粉蚧,红虱子,红蚰。 【目科】同翅目,蚧科。 【学名】Ceroplastes rubens 【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市室外和北方温室内均有发生。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月桂、栀子花、桂花、蔷薇、茶梅、月季、玫瑰、常春藤、玳玳、佛手、石榴、山茶花、米兰、木兰、八角金盘、樱花等花木 【危害征状】 以成虫和若虫密集寄生在枝杆上和叶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雌虫多在枝杆上和叶柄上危害;雄虫多在叶柄和叶片中肋处危害,并能诱发煤污病,致使植株长势衰退,树冠萎缩,全株发黑,严重者造成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1)成虫:雌成虫椭圆形,紫红色,体背、侧面覆盖一层厚蜡壳,蜡壳呈半球形,长3~4毫米,高约2.5毫米,初为深玫瑰红色,老熟时呈暗紫红色。顶部中央下凹呈脐眼,两侧各有2条横列的弯曲白色蜡带;雄成虫体长l毫米左右,暗红色,口器及单眼黑色,触角和足淡黄色,触角1 0节,腹末端有一长而锐利的交尾器。 (3)若虫:初孵若虫扁平椭圆形,前端略宽,淡紫红色,长约0.4毫米。后期蜡壳为淡紫红色,周缘呈芒状,背中央脐眼处为白色。 (4)蛹:前蛹外被有一层长椭圆形蜡质,暗紫色;薄茧,又 称“假蛹”。蛹形状与前蛹相似,紫红色,长约l毫米。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杆上越冬;翌年3~4月开始孕卵,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产卵,产卵期延续一个月,卵产于体下,每雌产卵量平均为470粒,最多可达千余粒。卵期极短,仅1~2天,故有边产卵、边孵化、边爬出母体的习性;6月上旬开始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孵化始期物候为石榴盛花期,孵化盛期物候为合欢始花至盛花期。初孵若虫多在晴天中午爬离母体,如遇阴雨会在母体介壳内停留l小时至数天,初孵若虫爬行半小时左右,即陆续固着在枝叶上危害。树冠外层受光照较强的外侧枝叶上寄生量大,内层阴,老枝上则较少。雌若虫一龄约历时20天,二龄约25天,三龄约30天,于9月上旬为成虫。雄虫蜕皮2次,于8月上旬经前蛹、蛹期,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雄成虫寿命仅l~2天,寻雌虫交配后即死亡,雌虫受精后即进入越冬。 此虫主要靠风力传播,其次是虫体自身爬行和人、畜、昆虫携带,而长距离传播则主要是有虫苗木的引种和调运。此虫分布不均匀,植株间和枝条间虫口密度相差很大。 红蜡蚧寄生性天敌较多,常见的有红蜡蚧扁角跳小蜂、蜡蚧扁角(短尾)跳小蜂、赖食软蚧蚜小蜂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发生初期及时发现,剔除虫体或剪除多虫枝叶,集中销毁。 (2)园艺防治:合理修剪,改善通风、光照条件,可减少危害。 (3)药剂防治:红蜡蚧若虫孵化期长达3~5星期,故喷洒药剂也需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可选用25%喹硫磷乳油800~1 500倍液,或20%稻虱净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50%杀瞑松500倍液等。 (4)检疫防治:加强苗木引入或输出时的检疫工作。 (5)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单带巨角跳小蜂等。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0:12 , Processed in 0.0545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