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杜鹃冠网蝽

2009-2-21 17:10|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65|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不祥

【别名】拟梨冠网蝽。

【目科】半翅目,网蝽科。

【学名】Stephanitis typica

【分布】四川、重庆、辽宁、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地区。

【危害对象】杜鹃、马醉木、羊踯躅等花木。

【危害征状】以成虫、若虫在叶背上吮吸汁液危害,并排泄粪便,从而使被害叶面形成白色斑点,同时,在叶背出现锈黄色污斑和蜕皮壳。受害植株树势衰弱,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

【形态特征】

 (1)成虫:雌成虫体小而扁平.长3.63毫米,宽2.0毫米。头部黑褐色,头刺五牧,灰黄色。触角4节,浅黄褐色。前胸背板发达,具网状花纹,黄褐色,密布刻点,三角突则不具刻点,具网室,网室面积向后逐渐增人,至端部呈近方形。前翅宽而长,翅面布满网状花纹.两翅中间相合时,可见一明品的“x”形纹。雄成虫与雌成虫大小基本一致,只是腹部不像雌虫圆满;雌虫腹部旱纺锤形,而雄虫是长卵形。

 (2)卵:乳白色,长约0.52毫米.宽约0.17毫米,呈香蕉形,顶端呈袋口状,末端稍弯。

 (3)若虫:老熟时体扁平,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前胸发达,翅芽明显,体暗褐色;复眼发达、红色、头顶具有3根成等腰三角形排列的笋状物。腹部第二、第四、第五和第七节背面各有一明显刺状物。

  【发生规律】在广州地区一年约发生10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寄主翘皮上、落叶中、土隙中越冬。初孵着虫和刚脱皮的若虫全体雪白;若虫期群集危害,以集中叶背为主。约经20天左右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一星期左右便开始产卵,产卵在叶背主脉两侧的组织中.卵期12~20灭孵化为若虫。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如虫口稀少时.可人工刷除。清除落叶和杂草,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

(2)药剂防治:可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杀瞑松乳油各2000-3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1000-2000倍液。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大草蛉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 15:47 , Processed in 0.0978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