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友社区 花讯首页 花卉资讯 各地总揽 查看内容

薛建平:拼力打造菊花插穗出口第一企

2009-2-21 14:38|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381| 评论: 0|原作者: 李广联|来自: 云南花卉信息中心

   “薛总您好!”在虹之华园艺公司二期工程工地上第一次见到薛建平时,我向他问候。

   薛建平快步迎了上来,笑容可掬地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我是个农民,是个农民啊!”

    乍一看,三十八九岁、彬彬有礼、亲和力很强的薛建平,还真有几分农民样子:衣着朴素,面孔黧黑,鞋边和裤脚沾满土,说话时满脸谦虚。

    然而,就是这个“农民”,正拼力打造着亚洲最大的菊花插穗出口企业,并赢得了诸多同行的赞许!

    两番赴日研修奠定了菊花插穗出口基础

    生于上海、长于上海、有志于园林园艺事业的薛建平,1988年毕业于上海群业学院园林专业后,分配到上海种业集团虹华园艺公司的前身——上海花卉良种试验场生产一线工作,后调公司销售部当销售员。3年后,目光敏锐、吃苦耐劳的他,被领导舒大慧派往日本爱知县一户花农家里当研修生。所谓研修,实际上就是通过给日本农民打工的方式学习花卉、蔬菜种植技术。在和日本这家花农同吃同住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薛建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仅粗通日语并学会了许多花卉种植技术而深受这家日本花农的喜欢;而且也极大地开阔了眼界,看到我国和日本的技术差距和经营差距。1991年,上海市农业局所属企业与日本企业合营的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成立,薛建平研修期满回国,仍在公司干营销。始于1992年,虹华公司开始试种日本市场需求量很大的菊花。经过5年努力,试种获得成功。为做大菊花产业,1996年,薛建平第二次受派再度赴日专门学习菊产品的生产经营。期间,他得到日本花卉界前辈高田昌夫的热情帮助和指点,受益非浅。薛建平在这次学习中,有感于日本花农既要培育菊花插穗,又要精心种植菊花,十分辛苦且成本很高,便向日本有关方面建议,由中国培育菊花插穗,日本花农专事种花。日方赞赏,欣然接受。

  “但我1997年回国后,出于工作需要,干的仍然是营销。鲜花营销,实际上就是鲜花买卖。收购上海、昆明等地的鲜花,再发售到全国各地和国外。我就这么连年地买花、发花、卖花,最后,在1998年,竟把自己也‘发’到昆明了!”薛建平诙谐地笑着说。

   其中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市场对康乃馨的需求量大、价格好,而虹华公司从昆明收购的这种切花,质量又往往达不到出口标准,于是,公司就决定建立虹华公司昆明农场,让薛建平独挡一面,借助昆明的自然条件,发展自己的康乃馨种植以扩大出口。

   薛建平不负众望,1998年4月进入昆明,很快便完成了对由锦湖花卉公司转让的青龙山苗圃的改造,并于当年5月份开始了康乃馨的种植,至10月份切花开始出口日本。到次年的10月,在一年的时间里,农场竟向日本出口了康乃馨切花200万枝,为公司创汇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算,与此同时,农场也开始了菊花插穗的试生产。

    这年,薛建平年仅31岁。

    虹之华公司露脸昆明 菊花插穗出口第一企端倪初露

   始于1996年,虹华公司的菊花插穗虽已实现了对日本的出口,但公司土地资源有限,这使薛建平扩大菊花插穗生产和出口的抱负难以实现。时至2005年,鉴于云南花农康乃馨生产面积大大增加,出口量逐渐增大,中国出口日本康乃馨切花良莠不齐,销价下滑,利润空间减小的实际,而更重要的是,公司认为农场不应与农民争饭吃。于是,总公司决定调整产品结构另谋出路。薛建平抓住时机,决定报请上海总公司组建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入驻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专门从事菊花插穗生产以谋求更大发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薛建平并非盲动,他对菊花插穗出口市场和自己企业的状况了如指掌,他对打造菊花插穗出口强势企业充满信心。

    从出口市场情况看,菊花乃世界四大切花之首,年产销量达50多亿枝,而日本是菊花最大消费国,年消费量达20亿枝。同时,日本又是菊花的最大生产国,菊花插穗年需量达13亿株。2005年,该国全年进口菊花插穗1.2亿株,主要进口渠道为:荷兰万斯坦(巴西)公司4500万株,中国虹华公司3500万株,日本麒麟(南非)公司1000万株,印尼公司500万株等。情况表明,日本菊花插穗进口市场潜力巨大。

   从虹之华的自身情况看,其前身上海虹华昆明农场的骨干员工均曾派往日本培训研修,上海总公司和农场常年与日本顶尖级的菊花育种公司保持着24小时的联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日本最新品种信息和种源,生产完全按日本市场要求进行,是中国唯一被允许生产日本优良品种的企业;此外,企业与日本爱知县农协订有长期供货协议,实行订单生产,并在日本名古屋和扎幌设有销售点,菊花插穗产品销路不成问题。再者,通过多年的努力,企业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列为云南省花卉出口一类企业和国家863计划云南花卉示范基地。2004年,还与荷兰菲迪斯公司完成了周年开花型切花菊生产项目的实施,使企业同时掌握了东(日)西(荷)花卉强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这就是说,企业完全具备做强做大菊产品的条件。

    虹华总公司积极支持并很快批准了薛建平的计划,同时做出规划,要求上海虹华和昆明虹之华的菊花插穗2010年发展到2亿株,打造亚洲最大的菊花插穗出口企业并力争成为日本的最大供应商。

    得力于云南各方的帮助,虹之华公司于2005年成立并进入园区,立即开始了计划的实施。

    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薛建平将其在园区租赁的300亩土地分为三期进行开发利用。其第一期工程76亩土地的开发,启动于2005年4月。速度极快,当年就建成钢架大棚43000平方米及其配套设施,形成了年产菊花插穗3000万枝、出口2800万枝的能力,并于当年向日本提供产品,实现产值450万元,创汇56万美元,成为园区花卉企业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实效、边建设、边生产的典型。公司第二期工程70亩土地、温室46500平方米及冷库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于今年5月动工兴建。截止至目前为止,已建成生产温室13000平方米,在建生产温室26000平方米,并已有13000平方米生产温室投入生产。预计至今年10月,二期工程将可全部建成使用。至此,公司将可年产菊花插穗7000万枝,出口5000万枝。而到2008年第三期工程完成后,公司钢架温室大棚面积可达13万平方米,菊花插穗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亿枝、出口8000万枝、创汇300万美元。届时,打造菊花插穗出口第一企业的初衷将得以实现。

    秘诀在于获取信息、注重实效和追求完美

    问及成功秘诀,薛建平思索片刻后谦虚地淡淡一笑:“哪有秘诀,无非是获取信息、注重实效诚信经营和追求完美,这都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啊!”

   薛建平说:“当今已是信息时代,第一重要是获取信息。”他说:“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我们之所以敢于做大菊花插穗生产,就缘于对全球和日本菊花插穗市场的了解。不了解市场行情就盲目投资,失败的结果将是无法避免的。不单是要获取市场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等同样重要。而一旦获得了信息,还要运用信息。比如我们在得到了日本菊花新品种种源后,每每还要约请日本种源单位的专家前来传授种植技术,直到我们完全能自主生产为止。”薛建平所言不虚,就在我采访他的当天,就有两个日本技术人员正在开展对虹之华骨干的培训。

   谈到注重实效和追求完美,薛建平说:“我在长期与日本朋友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受他们的务实诚信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染。因此,这种精神也就成了我的行为准则。我们一贯坚持边建设、边生产,一贯不搞‘花架子’,一贯重视产品质量,一贯重视管理,就是这种精神的实实在在的体现,就是我们能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

    薛建平还说,开展属于农业范畴的菊产品生产,不可能一锄挖出一个金娃娃,亦即是不可能侥幸取得超常规发展的。因此,必须以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精神地去努力、去积累,才能成就事业。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必须注重实效和追求完美。

  但薛建平也有吐露出了一些遗憾。他说,我们的菊花插穗,质量是过硬的,但这是属于来料加工,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不够完美。因此,我们正在与云南和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合作,着手菊花新品种的研发。我们期待有一天,能用我们自己研发出来的新品种去扩繁菊花插穗,并把产品卖到国外。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薛建平在温室里向来此调研的人员介绍情况

    向员工交待工作

    薛建平在观察菊花插穗生长情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0 06:51 , Processed in 0.0609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