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眠 葡萄属落叶果树,新梢上的冬芽要休眠,葡萄度过休眠期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一般需要5℃以下的温度经过500-700小时,到1月末或2月初休眠结束,休眠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即可萌芽生长。保护地栽培葡萄,一定要满足休眠条件后才可加温,如自然休眠不完全时升温催芽,植株萌芽延迟,而且发芽不整齐,发芽率下降。并且花穗小,结实不良,2月上中旬是保护地覆膜的最佳时期。 2、破眠 如在冬季落叶后(12月),用20%石灰氮处理一年生枝,对葡萄有明显提早一周左右破眠、萌芽、开花结果的效应,对保温或增温大棚均可适当提前覆膜。 二、膜后萌芽前的管理 1、薄膜选择与覆膜 薄膜的强度高低是保护地葡萄栽培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生产的高强度塑料薄膜是理想的抗老化长寿膜。早熟品种从2月覆盖到8月采后揭膜,晚熟品种从3月覆盖至9月果实采收,历时均布,超过半年,长寿膜老化不明显,因而可以连续使用2季(2年)。 2、棚内保温和保湿 覆膜后棚室内应保持日温20℃以上,夜温不低于10℃,棚室内外的温差需保持在10℃以上,才能使棚室内达到理想的温度。棚室温度高低是萌芽早晚的决定因素,而提高夜温比提高昼温更重要。覆膜前棚室内充分灌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在萌芽期间保持在90%以上高温,有利于萌芽整齐,如萌芽前大棚内空气湿度过低,枝干过干,会推迟萌芽,甚至枯芽,覆膜后尽量避免中途港水,可以采取用喷雾器在枝上喷水的方法提高芽的湿润度,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芽早发。 3、萌芽前使用铲除剂 大棚葡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硫制剂对白粉病有特效,在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淋喷树体和地面。 三、萌芽后至新梢生长期的管理 1、温湿度控制 覆膜后一个月(3月上中旬),新梢开始生长。外界温度开始回升,但由于此期天气晴、雨相间,温差大,因此温度管理要点为:萌芽后地面覆盖;晴天棚室内温度超过28℃,应揭膜通风,防止幼叶日灼,夜间严格保温;新梢快速生长期(3月下旬),严格控制土壤水分,防止枝叶徒长。另外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地温回升慢,造成地温低、气温高,再加上膜的透光率低,易导致地上部枝叶徒长,叶片黄化。因此控制白天适温为25-28℃,夜温在12-15℃,地温应维持在15℃以上。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70%,花序伸出后控制在60%,高温高湿易导致灰霉病的发生,使初生新梢霉烂脱落。 2、抹芽定梢 由于棚室内高温、高湿、光弱的环境条件,使葡萄新梢徒长或生长不整齐。因此适时抹芽定梢、引缚、摘心等,比露地栽培更重要,葡萄在萌芽之前,将主蔓或长果枝顺第一道铁丝水平绑缚,徒长新梢抽出1-2片叶后抹芽定梢前,再把它们直绑上架,这样可克服直立状态上顶端优势太强,出现上部发芽而中下部发芽少造成前后生长发育不均的现象,使上下母枝芽眼萌发整齐,避免结果部位上移。萌芽后,抹去隐芽、双芽和过密芽;新梢长到30厘米、花穗可见时,根据花穗质量,疏去弱枝、徒长技、过密枝,确定新梢距离,新梢距离18-20厘米,小叶型品种16-18厘米。每亩新梢量大叶型品种在2200-2400枝,小叶型品种2400-2800枝,新梢等距离绑扎在架上。 抹芽定梢可归纳如下几条:留早不留晚(萌芽早晚),留壮不留弱(芽),留过不留空(枝),留下不留上,留顺不留夹。 3、疏花和定穗 对花芽分化能力强、坐果率高的品种可提前定花穗,对易落花落果的品种则在花后定果穗,欧亚种葡萄落花落果率低,可在花前定穗。根据新梢长度80厘米左右1-2新梢留一穗,强新梢留一穗,过弱不留穗,在枝基部留更新枝,更新枝数目为20%。 4、整花序 整花序在开花前后1周进行,对大花序品种,如红地球、森田尼无核等须整花序,疏去上端副花序及下端花序尖;对小花序型品种可不疏。5、肥水管理 在花前喷数次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酸,对弱树势品种,可加0.3?0.5%尿素,作叶片追肥。6、病害防治 花前喷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或杜邦福星或粉绣宁等对防治白粉病有效,但须严格掌握在阴天、低温下施用,浓度过高或气温过高叶片极易产生药害。 四、花果期管理 1、温湿度管理萌芽后40-50天大棚葡萄即进入开花期,约在4月下旬-5月上旬,此时露地平均气温已达15-17℃,大棚内平均气温在25-28℃,适合葡萄生长。开花前应充分保持大棚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但遇冷空气侵袭时须闭棚保温,以保证授粉期温度,防止产生无核果。棚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65%,须防止阴雨导致棚内高温高湿引起烂花以及灰霉病的侵害。除覆盖地膜外,可加大放风排除水蒸气。 2、枝梢管理 欧亚种葡萄落花落果轻,故可根据梢长摘心,摘心过早或过强易导致果穗紧密或无核果增多。主梢摘心后的副梢处理可根据常规处理方法,反复摘心。 3、肥水管理 花前应严格禁用氮肥,花后根据品种、树势酌情施用氮肥追肥;对树势过强品种,不追施氮肥,可根外补肥,由于棚内肥料流失少,故棚内全年施肥较露地少,同时由于棚内无机养分流动困难,故在花后可提前使用磷、钾服。花后追肥,氮肥每亩使用量为10-15公斤,钾肥15-20公斤。 4、疏粒 在花后一周,落花落果结束,对坐果过密品种必须疏粒,宜早不宜迟,疏去无核小粒果、畸形果过密果。 5、病虫害防治与套袋 花后疏粒后,即喷一次0.2%石硫合剂或粉绣宁等防治白粉病,在阴天或早晚温度低时喷施。套袋前尚须喷一次退菌特1000倍液,防止白腐病、炭疽病及白粉病。试用专用袋或用报纸袋。套袋既可防病,又可防止果实日灼及鸟、兽、虫、蜂等食害。 五、果实生长期管理 1、温度管理 花后(5月上旬前后),棚内温度急剧升高,高温成为大棚内主要障碍,此时要逐步放风至避雨栽培方式,以保持大棚四周的通风降温。幼果膨大期应满足肥水需求,促使果实迅速增大,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 2、副梢管理 强树势品种,副梢抽生多,其措施可用较低浓度的多效错或矮壮索喷施以控制树势。 3、防止果实生理障碍 裂果:防止裂果的方法有:地膜覆盖,防止土壤水分急变;多施有机肥,多施磷钾肥,培养强壮树势;果实套袋,防治白粉病等均可防止裂果。随树龄增大,裂果减少,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同时严格控制成熟期大量灌水。无核小粒:可以通过控制枝叶徒长、保证花期通风透光、疏穗及花后疏粒等措施减少无核果。
1、严格控制土壤水分 采前1-2周严格控水可提高果实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防止果实裂果,减少病害损失等。 2、铺设反光膜和防雀网 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促使有色品种上色,同时有隔绝雨水作用。防雀网有明显防止葡萄成熟期的雀害。同时也可防金龟子、蜂类、蝇类的后续危害。 3、分批采收 在着色期,果实着色50%即撕开果穗的套袋纸下部,使果穗充分上色,分批采收,采收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有利于贮运。根据果实达成熟色泽、香味产生时开始采摘。根据穗重和色泽进行分级。 4、提高质量措施环状剥皮:在果实软化、着色初期于结果新梢基部试行环剥,有利于果实提早成熟及提高糖度,环剥宽度为5毫米左右,深达木质部。树势弱的不宜环剥。成熟期控水:果实着色成熟期严格控水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最有效方法。喷施磷钾肥:在果实膨大期喷2-3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1、揭膜 为减少薄膜损耗,减轻土壤盐碱化,采收后揭去塑料薄膜,以备来年使用。 2、施基肥 采收后,秋季平均温度20℃左右,即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基肥,用半环状施肥法,隔年半环状轮换,深度50厘米,宽度40厘米。距主干距离见植株大小而定;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30-50公斤,并混入1-2公斤过磷酸钙,与土混匀后覆土灌水。 1、修剪 于12月至翌年2月冬季修剪,对花芽分化节位较低的品种可施行短中梢修剪,留3-4芽,同时在主蔓上根据修剪量留结果枝组,要特别防止留芽过多、结果枝组快速外移的现象;其它可施行双枝更新,预留基部更新枝。 2、清园和松土 修剪后,清除残枝落叶,一般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清扫落叶,在1-2月份覆盖前剥老树皮,将清扫枝叶全部烧毁,在严冬前深翻土壤,以利土壤风化舒松,减少病虫害和杂草。 打破休眠时间: 1、10月—11月上市 利用露天栽培的晚熟品种或早、晚熟品种的2次果,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于9月下旬用塑料薄膜保温防寒,可于10月—11月上市。 2、元旦前后上市 可利用夏芽副梢于8月开始生产,短截或重摘心,使其产生2次或3次果,于9月开花,9月中下旬扣棚保温;也可利用冬芽新梢结果,于8月初短截摘叶,再在选定的结果饱满冬芽及叶柄痕上涂抹石灰氮(氰氨基化钙),至8月中旬萌芽,9月开花,9月中下旬大棚保温。 3.春节前后上市 利用冬芽新梢结果,于9月短截、摘叶、涂石灰氮,9月中旬扣膜保温。此期栽培应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且应有加温设施。 4、4月—5月上市 利用冬眠后的冬芽新梢结果,10月—11月进行人工低温处理,于12月上中旬扣棚,12月中下旬选饱满结果芽涂石灰氮,涂好后将枝蔓贴地顺放,盖塑料膜保温(可比不涂的提前20天发芽),1月上旬发芽,2月上旬开花,花期再用赤霉素沾花,熟前用葡萄早熟增糖显色灵处理,可比不处理提前15天成熟。 5、5月末—6月上市 不采取人工措施,利用自然低温休眠后的冬芽新梢结果,于1月扣棚升温,2月下旬开花,5月—6月收获。 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 1、施用石灰氮 石灰氮可打破休眠。秋季延迟栽培的使用时期以开始生长的时间确定,而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使用时期为自然休眠末期,具体时间可在升温前1个月至升温后20天使用。每公斤石灰氮用40℃—50℃的温水5公斤放入塑料容器中,不停地搅拌成均匀糊状,再添加少量黏着剂即可使用,涂抹后应保持湿润。石灰氮有毒,切勿粘于皮肤或飞溅眼中。 2、人工低温处理方法 葡萄秋末落叶后,当自然最低气温低于7.2℃时,及时扣棚并盖上草帘,此时扣棚的目的不是为了升温而为了降温。夜间拉帘并打开放风口降温,白天盖帘并关闭风口以保持低温,约30天即可。有条件的还可于扣棚盖帘后棚内放冰降温。 3、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赤霉素沾花穗应于花期至花后3天内进行。葡萄早熟增糖显色灵的使用时期为浆果由硬变软并有个别粒开始变色时,浓度为400倍左右,方法是沾或喷果穗。 4、温湿度管理 ①萌芽前。扣棚前充分灌水后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扣棚后白天最高温可达35℃,夜间最低气温在7℃,湿度90%左右。②萌芽至开花期。白天温度最高28℃,夜间8℃以上,最适温度21℃—26℃,湿度80%。③花期。该期对温湿度特别敏感,应严格掌握。白天最高温度30℃,夜间最低温度12℃—15℃,最适温度22℃—26℃,湿度60%。④果实膨大期。白天最高温度前期28℃,后期可升至30℃,夜间应保持15℃以上,昼夜温差保持在12℃—15℃,湿度60%—70%。⑤着色成熟期。白天温度在28℃—30℃,夜间15℃左右,昼夜温差控制在15℃以下,湿度60%—65%。 5、修剪 ①重短截法。在果实收获完除膜后,对结果枝留1—3个芽重短截,促发的新梢作为来年结果枝,冬剪时留5—7个芽短截。②留副梢法。果实收获除膜后至7月中旬,将原结果枝留副梢培养,所留副梢作为来年结果母枝,冬剪时在副梢上留3—5个芽修剪。③留长梢法。由于受棚内光照和营养的影响,生长期易出现底部芽分化不良,所以冬剪时留中上部饱满芽作为来年结果芽,一般留7—10个芽修剪。3种方法可配合或轮流进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 09:01 , Processed in 1.0542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