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旱,我家10亩地的苞米几乎没赚着钱,但我家今年的收入却不比去年差,为啥?我家今年种了5亩豇豆,22亩三樱椒,这就比去年37亩地的苞米收入多了好几倍!明年,我还要多种三樱椒。”10月8日,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村民陶洪吉,晾晒着满院子红灿灿的三樱椒,映得脸上泛着红光。 优良品种成首选 在新城子区黄家乡黄家村的优良品种示范田里,不时有当地的农民来参观、订货。“咱区现有耕地面积6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近4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7万亩。过去,种的都是老品种,现在一比一看才知道,咱们玉米、水稻增产潜力较大。”10月5日,沈北新区的80多名种植大户,到黄家乡黄家村、财落镇得胜台村、马刚乡马刚村参观这里展示的100余个新品种。农民王德新边看边说。为了稳粮促增收,他们到这里选择适合市场的新品种。 “今年,咱看了重点推广的水稻良种沈仙6、沈仙8、辽星1号。这三个品种不仅米质好,产量高,而且抗病性、抗倒伏能力强,适合在我区种植;玉米良种是仙禾101。”说着,王德新拿定了主意,当即就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引进良种的合同。 市农委种植处负责人说,连日来,各县区的农民忙完了秋收,都张罗着选择明年春耕生产的粮食新品种,拿生产订单呢。 特色品种唱主角 “咱们种的万寿菊,7月就开始采花了,这花不怕旱,一亩花顶十多亩苞米呢!明年我家打算种20亩万寿菊。”10月6日,法库县邀请沈阳农业大学和县科技局的花卉专家,为农民举办万寿菊栽培技术培训班。秀水河子村的农民李树成,向前来培训的村民介绍道。 “明年,咱也要种万寿菊,这比玉米强多了!”农民王百达越听越爱听,当场报名要种花。 “咱家也要种万寿菊,就是担心不好卖,咱跟前也没有收购站,柴油价还高,每天运鲜花合不上啊!”来自三面船镇三台子村的农民王德志提出了担心的问题。三面船镇镇长毛凤武当即说:“你放心,咱们先建一个鲜花收购站,让农民就地送花,就地加工……” 据法库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县种植辣椒、万寿菊、花生、西甜瓜等高效农作物近50万亩,建设棚菜富民小区50个,其中暖棚栽培面积达1万亩。仅设施蔬菜一项就为农民人均增收310元。这让农民开了眼界,纷纷要求加大调整力度。目前,各乡镇正落实和调整计划,预计明年,仅万寿菊就由今年的5.2万亩增至15万亩。法库的特色品种———万寿菊,将挑战玉米在这个农业大县的统治地位,成为增收的新主角。 富民小区成新宠 “要说今年,咱这又是一个丰收年,主要收在富民小区上了。你看,农民们正自己投资搞冷暖棚建设呢!”10月7日,辽中县于家房乡插拉村农民王爱国边忙着建暖棚,边介绍。 以前,咱这就是种大苞米,自从建设了富民小区,上设施,咱这建养殖小区4个,肉、蛋鸡饲养量由前5年的50万只发展到300万只;生猪饲养量由前5年的2万头发展到200万头,使畜牧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棚菜生产由2000年的百亩棚菜,发展到今年的6500亩,建百亩棚菜小区7个;新发展冷棚面积500亩,建冷棚小区3个;嫁接棚茄、甜珍西瓜等产品销往东北各大市场,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今秋,辽中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富民小区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他们计划总投资1亿元,完成骨干工程80项、精品工程20项。其中,发展富民经济小区200多个,冷暖棚2万亩。 据市农委介绍,今年秋季我市在原计划新建冷暖棚小区924个的基础上,再新发展小区269个,总数近1200个。预计,仅富民小区这一项就可为农民新增收入5380万元。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0 00:37 , Processed in 0.1023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