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学知识 属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嫩叶及花萼均有锈色星状毛。叶较小,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全缘。花两性,头状花序;花瓣4枚,带状线形,黄白色,3~8朵簇生小枝顶端,花期5月;蒴果8月成熟。 (二)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檵木通常采用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播种,要在9~10月份采收成熟果实,摊放日晒,干后用布袋盛装,挂通风干燥处。翌年早春播种,不能迟于3月,不然很难出苗。苗床土要选择肥沃疏松,利于排水的沙质壤土,条播行距15~20厘米,播幅5厘米,播种沟深2厘米,播后覆一层细土,以见不到种子为宜,再盖稻草,浇透水。幼苗出土后,及时揭草,并搭棚遮荫。苗期要加强管理,除草松土,勤浇水喷水,保持土层湿润,施1~2次稀薄饼肥水,10月份拆去荫棚,年内苗高达20厘米左右,留床一年后再分栽。 扦插繁殖可在梅雨季节进行,选取半木质化的健壮枝条为插穗,长10~15厘米,基部不带踵。插前先在萘乙酸500ppm溶液中浸泡3~5秒种,插穗上端部留叶2~4对,插深1B2~2B3,株行距5×8厘米。插后用指压实土壤,浇透水,及时搭荫棚,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尤需勤喷水,防止叶片过量蒸发而枯干。成活后留床培养一年,再行分栽移植培育大苗。 山野采掘:檵木散生于长江流域南北地区低山丘陵的杂木林或灌丛中,尤其是黄棕壤山地杂灌中较为常见。可选择干曲,枝短,枝粗根蟠久经砍伐摧残的老桩。掘取时间以初春3月为宜,掘时注意保护好根系,并裹以山泥青苔,及时运回下地培育。檵木树桩的培育较之雀梅、榆树来其成活率要低些,故管理工作很重要,夏季要遮荫,每天喷水2~3次,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霉根。第一年枝条任其抽长,使叶片充分发挥光合作用,枝繁叶茂才能根系茁壮。第二年再上盆造型,可在较短时期内,培养成形态古拙,风姿典雅的盆景佳品。 (三)上盆过程 选盆:檵木盆景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盆形可依树形而定,以中深的长方形或椭圆形为宜。盆的色泽可选紫青或浅黄,以突出翠绿繁茂的枝叶。 (四)整姿技术 加工:檵木耐修剪,造型加工一般以修剪为主,攀扎为辅。攀扎可用金属丝,较之棕丝易于掌握,但须及时松绑,以防止"陷丝"而影响生长和美观。将主干或主枝用金属丝顺时针方向扭曲至需要方向,剪去向上和向下生长过长的枝叶,保留侧生小枝。新芽萌生后,再如法修剪,逐渐使枝上新叶丰满茂盛,较快形成"云片"。檵木盆景还可采用全修剪方法加工,即主枝也不用攀扎,全靠勤修多剪,不显人工痕迹,树形自然朴实。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1:49 , Processed in 0.0885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