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友社区 花讯首页 盆景专区 盆景综述 查看内容

岭南盆景的艺术特点及其风格

2009-2-21 17:17|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201| 评论: 0|原作者: oyaa|来自: 中国花木大王

 

    1、岭南盆景的艺术特点

    第一、雄伟苍劲,纯朴自然,是岭南盆景的鲜明特色。一盆成功的盆景,从头?到枝干都分布均匀,神韵有致,刚劲有力。随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加修剪),都符合独立的盆景造型标准,甚至把整株树桩"脱衣换锦"(即摘去叶片)后,仍保持树型的优美和自然风貌,毫无矫揉造作,而且更能显示出盆树的骨干苍劲和枝托间的流畅自然,这是岭南盆景的独特风格。

    第二,截干蓄枝是创制岭南盆景的主要艺术手法。所谓截干蓄枝,就是将所栽盆树的主干截断后,待其长出横桠,到它长到比主干稍细时,便将横桠留下一寸多长(所留横桠不少于两个芽位),多余部分剪去;待留下的横桠再长出新的横枝,并长到比横桠稍细时,又留下一寸多长,把余下枝条剪去,如此反复进行。这种截干蓄枝的修剪艺手法,妙似绘画的明朗笔触,其构图布局有如在绘枝托,一枝接一枝,枝枝有交代,最终把枝托修剪成"鹿角式"或"鸡爪式"。这种修剪功夫,心急不得,特别需要耐心和毅力,因为每修剪出一寸枝条,就得花上一两年时间,要修剪出一盆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精品盆景,需要十多二十年工夫,或更长的时间。真所谓"一寸枝条生数载,佳景方成已十秋"。

    第三,用分段培育进行艺术整形,是岭南盆景的主要培育方法。树桩盆景的主要素材是树木,要培育出一盆矮化和艺术化的变态古树,既不能完全让树木自然生长,也不可能在培育过程中,使树桩的根、干、枝、梢一次达到预想的艺术造型,而必须经过分段培育实现这一艺术造型效果。所谓分段培育,就是把树桩营养生长过程分为促进阶段和抑制阶段,即分阶段进行艺术整形。在分段培育过程中,要根据盆栽树胚的形状及设计要求,划分时段,合理控制施肥浇水,枝梢剪留,运用截干蓄枝的手法来完成骨干枝的培育。一盆树桩盆景,要经过多阶段培育,才能把根、干、枝、梢逐步培育得合乎艺术要求。

    2、岭南盆景风格

    一,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岭南盆景风格之一

    岭南盆景的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最先是以几百年古老的荔枝树)为师,以达到形似。所以在观赏岭南盆景时,会觉得无论是古拙嶙峋的大树型或是飘逸潇洒的画意树都会给人一种天然古朴的印象。当你流连在一盆岭南盆景前,你会首先感觉到它是一棵生长在自然界的古树,是一双神奇的手把它缩小在盆钵之中。然而再仔细观赏,又会发现,它的一枝一托,从树头到树干和分枝都分布得那么巧妙自然,均匀合理,毫无矫揉造作。透过这完美的整体造型,让人们得到一种天然美的陶醉与享受。它的美是含蓄的自然的美,艺人的一切加工、一切雕饰的痕迹都深藏不露地融于树形的整体之中。

    岭南盆景的创作型式不受任何程式的限制,只是要求作品让观众观赏之后有回归自然的愉悦感受。其实就是要求作品既要形似,有自然大树的美姿,在整体布局中又渗透着诗情画意(包括用盆大小、颜色、形状及景树栽植在盆中的位置等,能构成一幅整体画)。岭南盆景同样是一种形象思维艺术,它的造型千姿百态,到目前受到公认的就有:悬崖、水影、企树、木棉、斜树、双干、自然大树型……等十多种型式。构成这些型式的主要依据是按照从山野挖来的天然桩头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树造型)去进行创作(改造)。

    根据天然桩头的特征去塑造作品的型式。如桩头和树干雄浑嶙峋、盘根错节的,则将它塑造成大树型或老榕树型;头根流畅,树干侧斜的,将它塑成飘斜树型;树干挺拔冲霄的则塑成木棉树型等。所成作品的形态都符合自然,使每一种形态都有它的个性和特征,既有天然美,又有艺术美,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目的。

    二,形神兼备 传情达意----岭南盆景风格之二

    岭南盆景的作品不仅有"形似"的美,而且每一个造型都有特征,独具神态和意境。例如老榕型将它造成盘根错节,躯干苍老嶙峋,枝干回旋伸延扩散,枝繁叶茂,覆盖婆娑。这样的形态使人联想到岁月漫长,人生易老。红棉树型表现出枝垂干劲,雄伟挺拔,气贯云霄,给人以踌躇满志之情。斜树型则轻盈潇洒,清雅飘逸,充满动感,让你脱俗超凡,涤荡一切烦恼。双干树型,树与树相互顾盼,枝与枝的互相追逐互为传情,人世间的情与爱,流露无遗。悬崖树型跌宕险峻、悬根露爪,咬定悬崖不放松的形态,鼓舞人们与风雨搏斗、宁死不屈的气概。

    风吹树的树干迎风屹立,而枝条形态却随风飘拂,看后恍若有飒飒风声。这些,观众都能通过盆景实体去感受作者创作的主题和企图表现的情感。这就是岭南盆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有些作品处理得好,无须点题也能与观众发生艺术共鸣。一经点题,则身价十倍。还有一些作品在展出的时候把叶片摘光,但见得枝条回旋曲节、苍劲,有如寒冬腊月中的老树在抵抗风霜,使观众能够尽情欣赏枝条的造型美。过了几天苞芽冒发,继而嫩绿满枝头,冬去春来,满园春色。再过几天又绿叶丛生枝繁叶茂,生气勃勃又一派南国风光。在一个月之内,能出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这些艺术效果不仅在外型上,而且在内涵的意韵上更接近于自然,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三,截干蓄枝 手法独特----岭南盆景风格之三

    岭南盆景的风格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是因为它运用了独具一格的创作手法--截干蓄枝法。而其他流派则不同,如四川盆景以丰富多采的传统蟠扎技艺见长。他们的蟠扎技艺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对主干和侧枝自幼就用棕丝按不同的格式作各种角度、各种方向的弯曲,造成立体的空间构图、难度很大,造型也很丰富。
   扬州的盆景传统工艺也是以蟠扎为主,对树桩自幼就加工整形,根据树无寸直的画理,用棕丝将枝条作蛇形弯曲,密到一寸三弯,使枝叶扎成极薄的"云片",大有将满盆清水置于"云片"之上而无半点外倾之感。可见其叶片之平, 技巧之深, 令人叫绝。苏州盆景的传统工艺有剪有扎。形成粗扎细剪。树材多采自山野,这些形态古朴奇特的老树桩挖来后,截去旧枝,使其重发新芽,然后在适当的位置上选留新枝,用棕丝把新枝扎成向水平方向伸展的曲弯,使其长成半球形的叶片。

    上海盆景的传统工艺是采用金属丝对主干或枝条进行强度屈曲,然后逐年细致修剪,形后解开金属丝即枝干屈伸自如,线条明快流畅,外型自然,雄浑苍劲,矫捷奔放。创作手段不同,则艺术风格各异,我国各大流派的艺术风格各有所长。以蟠扎为主的则讲究其造型格式的严谨。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的则讲究外型神态,追求自然天趣,不烦人事之工,作品即浑厚苍劲,矫捷奔放。而岭南盆景所采用的"截干蓄枝法"则是因树造型,以剪为主去改造天然的桩头形态,使作品有丰富的艺术个性。用精育细剪的方法使枝条形态优美,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然而岭南盆景采用截干蓄枝的工艺手法,需要有优生优长的天然气候,植物才能快速生长,还要有萌发力强的树种作为素材才能达到造型创作的需求。这些气候和植物资源,岭南盆景所在的地区正是得天独厚,共具所有。

    四,师承画理 深入造化----岭南盆景风格之四

    岭南盆景之所以能够博得"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美誉,是因为他的艺术风格具有师承画理,深入造化的技法。所谓师承画理也是它的流派起源人素仁等始创的,他的画意树就是以明清古画为蓝本的。

    以大树缩景技艺见长的孔泰初,也是研究古画的里手,还经常绘盆景百态图作为创作指南,所画的盆景也时常在盆景展览会上展出。

    岭南盆景的创作思维和手法是将中国画的有关技法,诸如立意构图的有聚有散,有争有让,讲究顾盼和呼应等,树干和枝条讲究流畅有气势等理论挪为已用,去丰富作品的"神韵"。但是国画表现技法是靠笔和墨,是平面的画。而盆景表现技法则用有生命的树干和枝条,构成图画占有立体的空间,相对地较为复杂。吸收国画理论后,经过深入造化,从而产生出新的效果。

    例如岭南盆景的枝条造型一方面有国画的行笔流畅的技法,又以"截干蓄枝"的手法使枝条一节一节地缩小,每一节的连接角度都表现出节奏分明,抑扬顿挫之韵律。这样的枝条就有国画的笔意和盆景的特征,既苍老又流畅,也达到"以小见大"效果。

    3、岭南盆景名家

    在近代岭南盆景诸家中,当公推广州的孔泰初、原海幢寺的住持素仁和尚和佛山的叶恩甫为其代表。三人当中:叶恩甫擅长附石树桩盆景;素仁和尚的盆风格似中国画中的写意派,清清静静的三两枝丫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耸型"盆景,创出高洁古雅、轻盈飘逸的意境地;孔泰初以"大树缩影"见胜,首创蓄枝截干方法,使经过千裁百剪的树桩能呈现大树原有的风貌。

    一,"素仁格"盆景

    清朝时期的名人陈素仁,被誉为岭南盆景主要流派的创始人,当时就住在佛山的筷子路一带。他和叶恩甫、孔泰初、黄芝安等名人雅士一起组成了盆景会社---玄社,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素仁格"盆景。这种盆景看上去简单明了,或者有一个单一的枝干,或者有两个交叉的枝干,显得非常潇洒飘逸。其造型至今为盆景界所推崇,至今仍然是许多盆景人士广泛采用的艺术方式之一,今日之"文人树"基本上是"素仁格"的延续。他们还在佛山的东华里一带设立书舍,展出各自创作的盆景。

    二,"附石式"盆景

    佛山叶家庄主人叶恩甫独创了"附石式"盆景,这种技法是把一些树根放在险奇的石头缝中生长,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修剪,形成山林一体的艺术境界。据说,日寇入侵佛山的时候,家丁挑着金银细软逃难,叶恩甫则抱着一盆1尺1寸的朴树盆景出逃,在流亡途中始终不离不弃。

    岭南盆景进入辉煌期,并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雄伟苍劲,纯朴自然"、"截干蓄枝、缩龙成寸"、"师承画理,因树造型"等风格特点。

    三,大树式盆景

    上世纪初,陈素仁与孔泰初被盆景界推崇为"岭南盆景二杰"。孔泰初是大树式盆景的创始人。大树式盆景是自然生存的大树的缩影,以古榕、木棉等多种造型为模型,看上去和真的榕树、木棉一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孔泰初吸收了素仁格注重绘画艺术的特点,把大树式盆景发展到巅峰。其后其最杰出的传人,被誉为岭南盆景泰斗级的盆景大师陈仲明继续对这一流派发扬光大,成为岭南盆景的主要技法之一。  

    4、岭南盆景主要技法

    1、截干蓄枝:

    "截干蓄枝"技法是岭南盆景的独有特色。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念,对天然胚芽"截"树干、"蓄"枝条进行深加工。

    2、师承画理:

    "师承画理"是岭南盆景的又一重要特色。它就像一幅工笔画,纤毫毕露。一枝一丫都可看得清清楚楚,而其他派别的盆景则主要讲究"片",看上去是一簇一簇的。

    3、动感传真:

    体现了岭南盆景讲究自然野趣、擅用动感外形的特色。常常使人如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如把树胚修剪成向一边斜飘的姿势,看上去很像风在吹动。

    4、四季情趣:

    通过修剪树干或摘叶,体现出四季鲜明的景象。摘叶之后,盆景呈现出一派"北国风光"。再过一段时间,树丫含苞待放,生长数日之后盆景郁郁葱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13:16 , Processed in 0.0656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