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西湖边的菊花展办得有声有色,钱王祠里的菊花也开得明媚动人,给杭城的深秋平添了好几分韵意。不过,江干区白石村的花农俞长根大伯的眉头却越锁越紧。为啥?眼看着今年菊花的黄金期就要过去,他的田里还有8千多盆菊花没找着买家呢! 犯愁的不止俞大伯一家,今年,几乎整个白石村十组的村民都在为菊花卖不出去而愁眉不展。 “你看,有的花朵已经开始谢了,可还有好多花找不到买家呢!”俞长根指着田里的一盆“黄裳”说。今年,俞大伯家种了15000盆左右菊花,到昨天还有8千多盆没卖出去。“往年这个时候,我们整个组的菊花都已经卖空了。因为去年销得好,今年就多种了些,谁知道……” 沈建明是白石村十组的组长,他家种植了2万盆左右的菊花。皱着眉头,他指着田里卖不出去的菊花说:“还有20多天,菊花的黄金期就要过了,我们组的村民总共还有8万多盆菊花没卖出去呢。” 提起白石村种菊花的历史,沈建明说,大概是20多年前开始的。那一年杭州在花港举办了大型菊展,村民们是在那次展览上引的种。“我们村的菊花有黄裳、意大利口红、红莺等,都是些‘大路货’。这些年,种来种去都是些老品种。”沈建明说,现在江苏南通有菊花新品种,但等到人家那里开花的时候,也正是我们自家田里最忙的时候。“每年就靠开花那几天赚钱,整天忙自家的花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去外地考察新品种呢!”在白石村十组,菊花种植是各家单独进行的,丰收的时候谁都不愿意放下手头的买卖,因此也就没有机会引进新品种了。 往年,村民们的菊花都销往江西、桐乡、宁波等地,而且总是在黄金期内就被订光了。“如今,桐乡、宁波也有人种起了菊花,而且品种比我们好,他们当然就不会再来杭州订货了。”谈起菊花滞销的原因,沈建明还说,目前市场上鲜花品种丰富,不再像以往秋天只有菊花“一枝独秀”,可挑选的余地多了,选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望着大片大片静静绽放的菊花,俞大伯苦着脸说,往年好一点的品种每盆都要卖到15元左右,就是普通的也要卖5元钱。而今年,就是打了对折,也没卖出多少。他急切地说:“如果有人需要菊花的话,我这里最贵的一盆8元、最便宜的一盆2元就卖了。” 眼看田里的菊花渐渐枯萎了,戚掌根也急在心里。他建议,江干区相关部门能允许村民们在指定的地方设个摊点,在确保安全、卫生的前提下,让村民零售、散卖。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9 20:53 , Processed in 0.1031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