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可达10%以上。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便为主。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大便出血后可出现头晕、眼花、乏力、出冷汗、面色发白、四肢厥冷、脉搏加快等周围循环竭征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原则应针对出血性休克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迅速止血。一般先采用药物止血.后考虑手术治疗。基础性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或流汁饮食、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等。在止血、补血的同时还应加强原发病的治疗。
本病及其原发病属于中医之“吐血”、“便血”范畴。吐血临床分为胃热壅盛、月干火犯胃、气虚血溢、气随血脱等证型。(1)胃热壅盛型,症见脘腹胀闷作痛,吐血鲜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火,化瘀止血。(2)肝火犯胃型,症见吐血色鲜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夜寐多梦,心烦易怒,舌红绛,脉弦数。治宜泻肝清胃,凉血止血。(3)气虚血溢型,症见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摄血。(4)气随血脱型,症见吐血量多或多次反复出血后,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神疲,脉微欲绝。治宜益气固脱,摄血止血。便血中以肠道湿热型为常见,症见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苎有腹痛,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化湿热,凉血止血。脾胃虚寒型也较常见,症见便血紫黯,或呈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宜温中健睥,养血止血。本病除药物治疗外,应特别注意饮食适宜,严防暴饮暴食,忌烟酒及辛辣动火之品,还要注意精神及生活起居的调养。 方1 冬瓜藕粥 组成:藕150克,糯米50克,冬瓜200克。 组成:荠菜200克,猪脊肉80克,姜丝葱段适量。 方3 鲜白菜汁 组成:鲜白菜500克。 方4 蜂蜜莲煎 组成:鲜莲叶100克,鲜莲藕200克。 方5 茅根金针莱煎 组成:新鲜金针菜花或全草25克,茅根25克。 方6 籽壳红糖煎 组成:西瓜籽壳100克,红糖15克, 方7 红枣木耳粥 组成: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红枣6枚,冰糖适量。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9 05:22 , Processed in 0.0652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