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好发于小儿,其症状特点是发热、耳痛,在1—2天内加剧,呈搏动性跳痛,听力减退。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大多患者发热及耳痛减轻;若发展为乳突炎,则鼓膜穿孑L出脓之后,发热及耳痛不减,乳突部肿胀,压痛明显。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是耳中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不能愈合,听力减退,有时可出现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西医治疗主要用抗生素,对慢性者则可用手术治疗。防本病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避免污水入耳,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
本病属中医“脓耳”范畴。临床上可分为二个证型。 (1)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症见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全身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或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泻肝火,解毒消肿。 (2)脾虚湿困、亡犯耳窍型,症见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重时轻,缠绵日久,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全身可有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无华,唇舌淡白,脉缓细弱等症状。治宜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3)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症见耳内流脓,日久不愈,或时流时止,流脓量不甚多,听力减退多较明显。听力检查多呈混合性耳聋。全身可见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脉细弱等肾虚症状。治宜补肾培元,去湿化浊。 方1 银菊茶 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方2 白菜薄荷芦根汤 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方3 豆豆饭 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方4 白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 方5 麻雀肉饼 组成: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方6 鸽肉木耳汤 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5:13 , Processed in 0.0593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