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反面是丑恶。把一百种关于美的定义反过来,大概也会有一百种关于丑的定义。但是 ,丑往往也可能挖掘出美。美与善不同,美与真也不同,可是与真和善密切相联,交融渗透 的美使人们更容易、更普遍、更持久地接受。丑与恶、丑与假也不同,但是丑与恶、假结合 在一起,使人们更为敌视、痛苦,或者恐惧。
当性美走向反面时,是最容易与人类社会普遍确定、推尚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这大概也 是性的追求、性的教育和性美开发难度极大的原因。如果说真理和谬误,美好和丑恶仅有一 步之差,那么,性美和性丑恶之间,恐怕要"差之毫厘"、"别之毫发"了。--难怪人们 谈"性"色变,总是在性问题上谨小慎微,颤颤而行如走钢丝了! 当我们需要冲破观念上的樊篱,需要突破无知愚昧的局限,需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需要充分发挥人性的潜能和创造智慧的力量去珍爱、去追求、去发掘性爱之美的时候,是 无法忽视科学意义上的黄牌警告的! 这种警告的权威性与传统道德观念并无承脉之关联,只是某种巧合;这种警告的严重性并 不是宗教的、愚昧的产物,而恰恰具有"现代"的色彩和科学的尊严。 性病 尽管性病自古有之,但历史的"花柳病"之类,更多地是漫延于宫墙之中、庭廊之内;湮 没于烟花柳巷或公子王孙的寻花问柳生活里。而现代社会虽已不似历史陈迹,但正因为社会 趋向平等与开放,交往的自由与广泛,性病也在伴随的意义上"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必详 究统计数字资料,仅从性病防治机构的设立、打击和取缔娼妓,对防治措施的广泛宣传、婚 前检验制度的强化、大量防治性病药物的生产与销售……等情况来看,从另一面说明了性病 像阴影一般在社会上悄然传播。 性美和性病决不是一对孪生兄弟或姊妹。两者之间也决无缘份--一位是娇美尊贵的"闺 中"小姐;一位是形骸狎猥的浪荡公子。小姐循规蹈矩,不逾尺绳;公子放浪不拘,目无纲 纪。小姐春颜常驻,仪态万方;公子丑陋不堪,恶俗生厌。 《世界卫生》杂志的报导决非耸人听闻:"尽管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治愈大多数淋病患 者;在几天内治愈大多数梅毒患者,然而性病却不断增多。" 像是为此则"警世通言"作注脚一般,中国一家报纸透露:一位女艾滋病患者,早已是多 次性病光顾的"抢手"靓女。她身上常备青霉素之类特效良药。这位如花似月的卖淫者曾对 记者说:"虽然会染上性病,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习惯于目前的收入手段。男人需要我 ,我需要钱。一旦染上了淋病、梅毒,我花点钱治好就是了。"可是,当频繁的性交、口交 使她肌体受到新的更"高级"的侵害之后,一次检查结果几乎使她晕倒--艾滋病。准备趁 年轻美貌时攒足后半生钱财的她,不得不为失去了花钱的岁月而痛惋红颜薄命了。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一份文件中公布:"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到处都在增多,并导致 青少年发病较普遍,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使社会和经济付出很大代价。" 性病与性生活并非绝对地天生具有不解之缘。"性病"的名称,顾名思义,当然是性之病 --与性有关,在性生活中染获,在性生殖器官部位发生最初的病变。尤其是从另一角度论 证,更令人感到性病是性交使然--无性生活一般不会得性病。 然而,与性病直接相关的因素却是:感染、传播、并发。如果摒弃这些媒介性因素,仅仅 从最初病因的意义上去探求性病的防治,几乎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因而,性病具备了与其他 各种疾病截然不同的显著特征:不是劳累的积劳成疾,不是气温变化无常而造成的祸患,不 是身体内在各种系统机制失调的病变,不是起居、饮食、运动……等生活各个侧面不良习惯 的恶果。它主要是非正常的、或者说非夫妻之间的滥交造成的。 因性病而求医问药的人,大多数是有非正常性生活经历的人,即使他(她)自己是"清白" 的,至少其配偶"不检点"。 在国外性病专家的著述中,对于性病发生的因素作了如下的归纳: 1未婚者未经检查而同居; 2已婚者婚外性生活; 3已婚者配偶已染上性病; 4同性恋; 5临时性非婚姻性交; 6嫖娼; 7卖淫; 有关艾滋病研究或防治机构对艾滋病传播渠道归纳为: 1精液; 2阴道排出液体; 3血液; 4唾液; 5汗、尿、泪水、鼻涕等人体分泌物。 稍加分析即可看出:性病以及现代疾病家族之王--艾滋病,并没有和正常、健康的夫妻 生活过不去。艾滋病与性之滥交关系极为密切,虽确有个别无越轨性行为的不幸者受到艾滋 病的光顾,但艾滋病显然可纳入性病行列,并堪称性病之首。 以艾滋病为首的性病群种,就像占山为王的绿林强人一样,在"黑"、"白"两道之间, 主要不与"白道"为敌,却屡屡和"黑道"同仁犯下"过节",--与性行为中的循规蹈矩 者大体保持"井水不犯河水",而对于越轨性行为却频频过不去。性病强帮虽算不上"杀富 济贫",却大有占山为王、扼守要道之势,谁想做"黑道"生意,必遭其暗算。性病强帮之 特点是五毒俱全,分布广泛,防不胜防。凡行走江湖--涉足性生活,只要是"白道"上仗 义行侠,洁身自好,一般便可通行无阻;倘若是图谋不轨,劣性难除,则性病强帮众匪将无 孔不入,轻则伤身害体,重则杀身亡命。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盗花贼"之类受黑白两道所共同不耻。大概脱弃俗念,清心 寡欲的少林武僧、武当弟子之类,一般与性病强帮不至于结下梁子。 以上比喻恐有不当之虞,但也不乏贴切之处。我们意思当然不是倡导清心寡欲,看懂了上 述比喻的读者自会明白其中妙理,不必赘释。我们当然不会借助性病之类来清理社会之风, 借收以毒攻毒之效。清除性病,尤其是克除病帮恶首艾滋病,当然是人类刻意策划的重要斗争。但从保护公民健康出发,尤其是为了保护人类精心培育的性爱之美的芬芳花景、旖旎 风光,在性病难以短期内断然消除之前,必须大倡善美文明之清风,力扫放荡淫恶之浊气, 在传播媒介的环节上防止性病对性爱生活的破坏。 诚为吴阶平教授恳切指出,在性爱上生活中讲究文明道德,是中国特色。这值得我们珍视 和保持。像美国那样性放纵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再想改变就很困难了。 齐××在调动工作之前曾生过一场病,住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妻子俞××对他百般照顾 ,温柔体贴。病愈后调了新的工作,眼界开了些,出差机会频繁了,心里萌发了新的变化。 一次南方出差没有经得起"慰安小姐"的诱惑,染上性病。妻子俞××断然不予容忍,对他 说:"别的病我可以不顾一切照顾你,这种自作自受的病我不管,谁给你的病找谁去吧!好 了伤疤忘了疼,没心没肺活该你烂!心烂了才会烂你那地方!治好了你也是烂心烂肺,别想再 碰我!" 俞××骂人骂得够狠,但也有点道理。"心烂了才会烂你那地方!"颇有中的之妙。齐××痛悔交加,他也许能治好病,就连"烂心烂肺"也可能因痛改前非而治愈。但是,温柔贤 慧的妻子的伤心能治好吗?阴霾密布的夫妻生活裂痕能治好吗?夫妻性生活中甜蜜甘美的宝贵 财富"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怎么可能去而复还呢? 常言说:"家花没有野花香,野花不如家花长"。不妨补充一句:"家花没有野花险,野 花不如家花安"。 性病不是普通的疾病。它的危害不仅在于破坏生理健康,更重要的在于它同时向夫妻双方 发难--破坏感情和心理的平静,破坏精神和生活的幸福。 让性美沿着社会规范的轨道去浓香四溢。如果具体行为忽略警示的"黄牌",精神和生活 会同时受到惩戒。 不要将性爱之美断送于她的反面。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13:25 , Processed in 0.0638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