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苏铁斑点病

2009-3-17 16:36|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555| 评论: 0|原作者: 李晓光|来自: 中国花卉报

       斑点病又称白斑病,此病是庭园、盆栽苏铁常见的病害。严重受害的植株,大部分叶片干枯,易破碎,断裂。 
    【分布】吉林、上海,江苏、广东、天津、湖南、贵州、宁夏、新疆。

    【症状】 病害发生在叶片,发病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突破表皮,散生或聚生于叶面,几乎无色,但多数聚集在一起即呈浅黄褐色。植株感病后在苏铁小叶上有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病斑出现,直径2~4毫米,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紫红色,上生小黑点。病斑扩大后,相互连接形成一段斑,引起小叶上部叶组织死亡,易折断。后期在病斑上产生散生或聚生的黑色小粒点,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间可相互联结形成大斑,造成叶片上部枯死。 

    【病原】  病原为真菌,苏铁壳二孢(Ascochytacycadina),苏铁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球形成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径100×239微米,突破表皮。分生孢子双细胞,圆筒形或卵形,近无色或略带浅褐色,中央有1个隔膜,隔膜处稍缢缩或无缢,二端钝圆或一端较圆。大小8.1~11.1×3.2~4.2微米。病菌生长发育温度0~35℃,最适温度为28℃左右。


 【发病规律】此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被害中片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95%以上,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和栽培管理不善的条件下发病严重。此病在广州地区自5~11月均有发生,以8~9月生发较重,高温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苏铁栽植在瘦瘠的粘质土壤中,或将盆栽铁放置于辐射热强烈的水泥地上,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苏铁冬季受冻害后容易并发此病。

 【防治方法】

1.防治斑病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地栽宜选择土层深厚酸性砂质壤土,周围环境应通透光,避免在低洼渍水处种植。盆栽宜用砂壤土,栽后要增施腐熟肥,并放置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处莳养,高温时多淋清水,切勿长久置放在水泥地上。发病后要及时剪除病叶枯叶,减少传染来源,增施腐熟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新叶展开时,适当剪除下部老叶。
2.发病初期可用1:1:200的波尔多液,77%氢氧化铜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6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1次,连喷3~4次。平时或冬季入室蘧冬前可用3~4倍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布预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30 19:52 , Processed in 0.0655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