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花卉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微利阶段,在生产中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亏本。因此,如何控制花卉生产成本就显得十分重要。种植者只有懂得控制成本,才会有市场竞争力,下面介绍几种成本计算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花卉生产成本的构成 (一)、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是指生产该产品过程中耗费的各项费用,我们把它称为直接生产成本。因为不同的花卉品种就会有不同的生产成本,所以这里只能泛指一般的概念,重要的是不能遗漏生产各环节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1.种苗:种苗成本的计算是根据它的使用寿命来计算,通常一年生的品种,一次性计入成本,例花坛草花、百合、郁金香等球根类品种;一些多年生的、种苗价格偏高的品种,种苗的成本按它的自然使用寿命按不同时间进行摊销。例红掌、文心兰等一般按照正常的使用寿命5年进行摊销。 2.基质:目前我国盆花生产,基本上都用泥炭土与透气性强的珍珠岩、椰糠等来代替普通的泥土;兰科植物通常用树皮、椰子块、人造纤维作为种植土。基质成本的计算往往随着它上面种植的品种的寿命同步计算,例如红掌种苗费用按5年摊销,它的基质成本也按5年摊销。 3.农药(含土壤消毒的费用)。 4.肥料(含保鲜剂、植物激素、调制pH所用的石灰、硫酸铁、石膏粉等材料)。 5.水费(有些地区应包括水资源使用费)。 6.电费(含加光及使用一些电动机械所需的电费)。 7.包装材料:(主要有橡圈、大套袋、包花袋、保鲜管、包装纸、透明胶、封箱胶、内纸箱、外纸箱、打包带、打包扣、包扎绳等。) 8.薄膜、遮光网等覆盖材料(有时含在大棚的固定资产中)。 9.花盆(含播种或育苗用的穴盘)。 10.燃料(指加温、降温、通风的费用)。 11.直接参加生产的劳力(含加班费、福利费、各项津贴,喷农药补贴)。 12.维修费 13.小额农器具(含支撑柱、支撑网等)。 14.固定资产的使用费即折旧费(固定资产指一些生产设施设备及大额办公用品,例温室、大棚、供水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加温降温系统、种植苗床、施肥灌溉系统、大额的农具、汽车、电脑、办公家具等金额较大,使用寿命两年以上的物资及房屋、作业道路等。) 15.土地费(通常不到半年要以本年计算,超过半年要以一年计算。土地费有的放在间接生产成本中,因考虑不管你是否生产,土地的费用始终是存在的。) 16.产品报损(需考虑不合格品及市场疲软时卖不出去的产品)。 (二)、间接生产成本间接生产成本是指虽不直接由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所引起,但却与生产过程的总体条件有关的,为组织生产和进行经营管理发生的各项费用。 1.企业管理费(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培训费等)。 2.财务费(指为筹集资金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及借贷款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3.税金(含农业特产税)。 4.其他(技术转让费、公证费、咨询费等) (三)、销售成本 1.广告费 2.开发费 3、业务招待费 4.运输费 5.销售人员的工资 二、以规划项目阶段为重点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生产成本的控制贯穿于全过程,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必须重点突出。农业生产(花卉)过程与工业相比是一个周期长,又有太多的不稳定性与特殊性,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占有的经验知识是有限的,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变化的气候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在选择投资花卉的决策阶段,就应当认真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据资料表明:影响项目投资控制的可能性在决策规划阶段为75%左右,真正的生产阶段为5%至35%。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项目前期阶段的投资控制,而往往把成本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具体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花卉项目的投资减少生产成本,就要抓住决策阶段、规划阶段、计划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国家目前的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细化,越来越符合经济规律。 从我本人自己多年来的体会,无论是一个大的项目还是一个很少数量的品种,决策阶段必须要认真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计划,这一点对事先控制生产成本非常重要,你至少很明白需投入多少资金冒的最大风险是多少,你就有可能把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规划设计中,你可以根据你所在项目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劳力条件、市场条件来决定你产品结构,你可以找到投入和产出比最合理?最经济的优化组合,以取得最有效最经济的成本控制。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计划时,对成本的控制也并非是一味地越低越好,所谓最优化组合应当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不能以影响你的产品目标为原则;第二,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的原则;第三,在确定你的生产力水平时,至少要往前看五年的原则;第四,专业化、规模化是取的最小单位成本的有效途径的原则。 三、在生产中控制生产成本的几种方法 当前期各项规划确定下来,在具体生产阶段,尽管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很小,但浪费的可能却很大。从理论上讲,此阶段控制成本的基本原理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值,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地进行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如果处理得好,则可以较大地降低或控制生产成本。 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种植的次数。安排好茬口,让土地的休闲期与利用期达到最合理,以降低土地成本。例,球根类花卉的生长周期较短,就可以与一些草本类周期较短的品种轮作。同一品种中,也要考虑它生长周期的最合理性,例:菊花在广东地区要赶元旦、春节开花,9月20日后定植茎杆完全可以达到90厘米以上,如果提早种植就浪费土地、电能、劳力等。 2.合理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株数(盆数)。一般要求种植时,成熟株的叶片与叶片之间刚好相搭但不重叠为佳。要注意三点①盆花要注意合理的盆径,从苗期到成品,其密度逐渐变稀。例:蝴蝶兰从小苗到成品,其密度是1.5寸盆每平方米120株左右,2.5寸盆每平方米80株左右,3.5寸盆每平方米25株左右。②切花成熟后,不断被切去,空间会被释放。大多数新种植者会忽视这个问题,种植密度太稀,导致成本增加。③凡是比较干燥的地区,更要增加密度来改变小气候。 3.考虑容器寿命:容器主要指花盆、育苗盆等。容器的形状有各种各样,寿命有长有短,价格也有高有低,在选择容器时,一般不考虑回收重新利用,因为回收重新利用的费用与它的剩余价值比也许是不经济的。因此,容器的寿命最好与种植品种的生命周期接近,花盆的寿命太长价格肯定高,高出的这部分价格也是增加成本的一种因素。 4.生产垃圾转化为有机肥:花场每天都有生产垃圾,在上海地区处理(仅指运输成本)一吨生产垃圾约15元,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处理生产垃圾,只能堆在花场里,既占土地又感染病虫害。如果把生产垃圾堆起来沤,使它转化为有机肥,就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5.配方施肥与诊断施肥及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配方施肥与诊断施肥,是根据你所种植的对象进行量体裁衣,有个量化的概念,算得很准就达到了成本控制的目的,诊断施肥,根据最简单的测EC的方法来决定是否要施肥,一个测EC的仪器约600?700元,一年省下的肥料钱远远不止。病虫害防治只有方法上科学才能达到控制成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每隔7至15天打一次药,要根据发病规律、气候等综合因素喷药,才能达到既省钱又有效果。 6.提倡节水灌溉:一亩地节水灌溉的投入约1000至3000元左右,是一个工人半年的工资,其使用寿命至少5年。每天每亩浇水的费用是 1.64元,但人工浇水一天8小时计,一天一人顶多浇4亩地,每天每亩的费用是5元(人工费按20元/天计)。而节水灌溉又容易做到标准化,利于提高质量控制成本。 7.提倡间歇补光:根据植物生理学表明,植物对光的反应间歇补光与连续补光可起到同样的效果。因此,采用间歇补光就可大大降低电费。例,菊花属短日照植物,一般黑暗时间不能超过7小时,若要推迟花期,可采用夜晚中间时间补光,这样就需加一小时的光,就可达到小于7小时,同时为了再节省电费,可以在中间2小时内采用间歇补光,每半小时补10分钟,一共加起来就20分钟,降低了三分之二的电费。 8.提倡用地布覆盖防治杂草:某公司生产的地布约2至2.5元/平方米,使用寿命3年,每年每平方米的费用是0.7至0.8 元,进口地布每平方米的价格约3.8至5.5元,使用寿命5年,每年每平方米的费用是0.7至1.1元左右。而人工拔草,一个劳力每天可拔100平方米,大约春、夏、秋三季10天就需清除杂草一次,每年每平方米的费用是7.2 9元。 9.基质土的再利用:通常一个花场总会有一些播种、育苗使用过的土及一些没有卖出去的盆花的土,如果把这些基质土集中起来,进行消毒后再利用,同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8 21:36 , Processed in 0.0885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