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插花溯源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 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2. 插花基础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东方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东方式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东方插花体现一种东方人的艺术性格,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在日常插花中没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然而一些通则可以借鉴,如采用平衡造型来突出沉稳。我们希望通过插花来表达自己的意境,就要考虑到各个构图因素,然后按照自己所要求的效果来组织和安排这些因素,复杂的构图可能会显得凌乱,初学者应多采用简单的构图。 东方式插花中的花器是整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花器与花材搭配可以更加生动的表现主题。在艺术插花中花器首先应能够盛水,以保持花材的活力;其次花器在作品的构图和意境的营造上也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3. 变色插花
居室之内,放上一束瓶插花,可增添幽雅、清静、舒适之感。在此为您介绍一种瓶插变色花,客观存在能随天气变化而改变其颜色,别在一番情趣。 制作方法:用滤纸一张,先将滤纸在二氯化钴溶液中浸一下,取出后晾干,此时滤纸呈蓝色。接着你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折、剪、贴,将滤纸做成花状。再将纸花粘到竹签或铁丝上,插入花瓶即成一束别致的插花。开始下雨之前,空气中温度较大,纸花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沾在纸上的二氯化钴一部分与水反应变成了红色的六水合二氯化钴这样就出现了红、蓝相交的紫色;雨中空气湿度更大,纸花上更多的二氯花钴变成六水合二氯化钴,纸花便又呈现出玫瑰红色。滤纸和二氯化钴溶液,专业店均有出售。
4. 插花的种类
插花艺术按插花器皿和组合方式可分为几种。 瓶式插花 又叫瓶花,是比较古老而普通的一种插花方式,喜欢花的人们剪取适时的花枝配上红果绿叶,插于花盆布置室内。这种插花由于花瓶瓶身高,瓶口小,因此插时不需要剑山和花泥,只需将花枝投入即可,日常生活插花多属此种。 盆式插花 又称盆花,即利用水盆进行插花,或利用其他类似于水盆的浅口器皿进行插花,由于容器较浅,需要借助花砧、泡沫、卵石等固定物才能完成作品,与瓶花相比,盛花的难度较大,需先造型,然后再根据造型,安插花枝和配叶。 盆景式插花 是利用浅水盆创作的一种艺术插花形式,它利用盆景艺术的布局方法,使插花作品形似植物盆景。这种插花是利用插花树枝制作而成。制作时可在水盆中放置些山石等作为背景和点缀。 盆艺插花 是将盆栽植物和鲜花花枝艺术地组合在一起,进行室内布置的一种植物装饰艺术。所用盆栽一般是小型室内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例,它本身虽适于室内观赏,但无色彩鲜艳的花果,鲜花鲜果枝配插于观叶植物盆栽中,可以使它的色彩艳丽起来。另外,一些姿态欠佳的室内盆栽用鲜艳的枝叶花果来配插,还可以使它们的姿态完美起来。
5. 五谷插出丰收景
进入冬天的京城,人们的忙碌依旧。而此时的农村,却是"冬闲",勤劳惯了的农民正围坐炉旁计算着收成,谋划着过节。城里人虽然见不到"谷满仓,粮满囤"的景象,但同样可以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大多数农作物在干燥后,会呈现出黄、褐一类温暖的颜色,加上自然生动的造型,可以做出很好的插花作品。 小麦是最常见的农作物。一大束黄色的麦穗直立地插在花瓶中央,麦穗虽不精壮但挺拔有力,下部深褐色的高梁与云衫果突出沉甸甸的丰收感,金黄色的麦杆菊显得明快而艳丽,插于左右两侧,枝的尖端被捆在一起的柳枝为作品在坚实厚重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轻盈和活泼。另外,黄袍色的花材与蓝灰色的陶质花器的在色彩上也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作品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表现丰收主题,在花材采用普通易得的农作物的同时,花器也可以用家家都有的酒瓶。一只商标完好的红星御酒酒瓶被用来做花器,里面插上高高挑起的倒插的柳枝、轻摇的莜麦和下垂的谷子,欣赏它时,似乎能闻到新麦的气味和醉人的酒香。 常见的草花,如鸡冠花等也可以与五谷相搭配。经过自然风干的鸡冠花花头仍保持着红艳艳的色彩和丰满的形状,它与干燥的乌兰中(端午节时绑粽子的细叶子)、云衫果实、向日葵花心以及粗壮的谷穗共插于带有三角架的陶瓶中,令人感到大自然赠与的丰厚,感到收获后的快乐和欣慰。 以五谷插制的作品风格上非常自然。12枝高粱与线条柔和的马兰叶、纤细翠绿的莜麦一起随意插在陶土色的花瓶中,再加上两枝莲蓬、两枝谷子,整个作品朴实无华,可以放在家居中包括厨房在内的任何角落,虽然没有艳丽的色彩,却时时让人感到家的平和亲切。 用农用物做插花并不难。下面介绍一个将农作物和常绿植物配合创作出的现代花艺作品。 材料:玉米3根、莲蓬2个(可涂成金色)、高梁2枝、小麦1束、干燥鸡冠花3枝、麦杆菊6朵、桧树杆2枝、松2枝、迎春4枝至5枝(可用柳代替)、苔鲜少量另有扁平深褐色园花钵1个、花泥适量。 制作: 将树枝从玉米棒下部插入,给玉米接出5厘米左右的杆。把玉米直立插于花器中央,2枝桧树技插在玉米的左后方。 两枝高粱插在玉米的右后方,小麦剪成两段,麦穗插在花器右前方,剩余麦杆插在左后方,使它们看起来如同从花泥中穿过。 鸡冠花在右侧从前至后围绕玉米插好,莲蓬接好杆插在花器的前方。 将迎春花弯成弧形插在花器前方,麦杆菊密插于右前方,2枝松一左前、一右后平插,最后,用苔鲜把露出的花泥遮挡好即可。 以上作品中,松、桧比例常青,五谷代表丰收,它们与迎春花组合在一起,象征怀念过去、企盼未来之意,由于材料是干燥花和常绿植物,可以摆放较长时间而不凋谢。如果嫌按部就班的插花过于麻烦,可将农作物扎成大束,随意地插在花器中然后摆放到合适位置,这样起到的装饰效果也是很好的。另外,能用来做冬季居室装饰的农作物还有稻子、南瓜、辣椒、大蒜等,这些常见品种经过巧手安排可以尽展田园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