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做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你开始感到厌倦松懈,甚至偶尔有不工作的冲动;一直目标明确、踌躇满志的你开始感到前景模糊,焦虑烦闷;曾经颇具创意的你有了才思枯竭的危机;一直自信自己的能力,但几度跳槽之后却倍感失落…… 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应该怎么办?其实,问题并不复杂,你遭遇了“职场休克”。职场中人,几乎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只不过有的人调整得好,能缩短“休克”时间段;有的人没有察觉,或没有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长期缺血、乏氧,使自己陷入职场尴尬。 遭遇“职场休克”时该怎么办?如何避免“职场休克”?(提供策略专家:人力资源咨询顾问、mbti施测顾问俞茵女士) 症状:去留两难造成内心“休克” 杨闯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因脑子灵点子多,很受老板器重,几年后被升为创意总监。后来,公司出现变故,杨闯和外地朋友共创一家广告公司,他负责上海这边的全部工作。公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之际,董事会决定把公司卖给一家国际上非常知名的广告公司a公司。尽管杨闯十分不情愿,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公司被吃掉了。 进入a公司,杨闯是一个小部门的总监,而且拥有一部分期权。但是,一年来,他内心非常矛盾。a公司太大了,好比王宫,自己生出并亲手养大的孩子被卖进了“王宫”,但已不认自己这个父亲了。杨闯原来一切自己做主,现在,规矩多了。他心里不是滋味,“是去,是留?”一段时间内,成了他内心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而且,他还面临着婚姻的抉择,快30岁的大男人,在朋友面前竟然哭得一塌糊涂。 把脉:俞茵分析道:三个冲突导致他的焦虑,造成内心休克。 首先,远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冲突。从内心讲,a公司尽管是行业巨头,但杨闯在里面仅是一个小角色,而他想有更大的发展,能独当一面。所以他想离开。但是,根据合同,工作期限未到离开就要放弃股权。这意味着不小的损失。 其二,工作内容与年龄的冲突。搞广告创意需要新鲜、时尚、敏锐,能迅速接受新事物,他30岁了,童心越来越少,面临着年龄的挑战。工作需要他随时进入工作状态,加班熬夜是很平常的,但他面临结婚组建家庭,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心无旁鹜说加班就不回家。 其三,角色转变的冲突。他从最初搞广告创意,到后来负责小公司再到大公司,身份不同,行为表现也不同。这种变化也会对他的心理和情绪造成影响。 药方:倾听内心的声音 “时间就是资本。杨闯年轻,我劝他听从内心的声音――离开这家公司。”这是俞茵的建议。“30岁遇到这种休克还好办,因为他还年轻,有时间有冲劲。而且,他有能力,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积累了很好的人脉。相信以他的实力,很快就会活起来,得到更好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将是成就感和内心的顺畅感。” 关于john的职业之树如何让自己的职业之树常青 在关于“职场休克”话题的攀谈中,俞茵提到她在澳大利亚遇到的一位教授john,他的职业之树枝繁叶茂,令人羡慕。在此,记者也乐意把教授john的故事同读者分享一下。 john先生是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多年来,从讲师到教授,一路他认认真真。随着经验的增多,课讲得精彩,他的一些学生经常请他给企业作财务顾问;接触的圈子越来越广,受邀越来越多,后来他自己开了一家财务咨询公司。而他的本职工作也颇受学校认可,学校请他在学院负责mba课程。他在学院外的口碑也好,自己写文章,著书,演讲。如今,可谓财力和声名双丰收。俞茵说:“他所做的是都是关联性很强的,而且相辅相成相长,所以,他肯定不会遇到休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5 11:43 , Processed in 1.0538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