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友社区 花讯首页 健康养生 疾病防治 查看内容

贝类中毒急救

2009-2-22 10:34| 发布者: 舒云| 查看: 19|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中健网

1.中毒原因

  某些无毒可供食用的贝类,在摄取了有毒藻类后,就被毒化。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故贝体本身并不中毒,也无生态和外形上的变化。但是,当人们食用这种贝类后,毒素迅速被释放,就会发生麻痹性神经症状,故称麻痹性贝类中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曾多次发生贝类中毒,导致中毒的贝类有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常食用的贝类。

  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Dinoflagellate),特别是一些属于膝沟藻科(Gonylaecae)的藻类。毒藻类中的贝类麻痹性毒素主要是石房蛤毒素(Saxitoxin)。该毒素为白色,易溶于水,耐热、胃肠道易吸收。其分子量为299.

  石房蛤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在分子量较小的毒素中为毒性较高者。对人经口致死量约为0.54~0.9mg。

  2.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唇、舌麻木,肢端麻痹,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等,部分病人伴有低烧,重症者则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

  3.预防措施

  (1)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定期对贝类生长水域采样进行显微镜检查,如发现水中藻类细胞增多,即有中毒的危险,应对该批贝类作毒素含量测定。
 
   (2)规定市售贝类及加工原料用贝类中毒素限量。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对冷藏鲜贝肉含石房蛤毒素(STX)的限量为≤80μg/100g,对罐头原料用贝肉中毒素限量,美国为≤200μg/100g,加拿大为≤160μg/100g,可作借鉴。

  (3)做好卫生宣教,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贝类毒素主要积聚于内脏,如除去内脏、洗净、水煮,捞肉弃汤,可使毒素降至最小程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 00:02 , Processed in 0.7889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