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金成植说:“这几年我们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每年的销售额都成倍增长,但连续4年没有产生利润。这是因为花卉生产需要一个周期,而目前我们仍处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扩张。从今年开始,公司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花卉生产要想产生利润,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重拳出击,这也是我们走下去的唯一途径。” 走动管理 团体作战 庆成的“动作”之一就是成立“综合办公室”。金成植说:“这个‘综合办公室’的人员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分配销售、信息沟通、审计和各部门间的协调,并且打破以往各销售基地各自为政的模式,实行走动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作用,并且使信息更好地流通,以便在销售上整体协作。” 北京销售基地的负责人杨彩凤及其他销售基地负责人共同认为:当今,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是我们了解市场、面向市场、与市场进行互动的基础,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资源,大家要利用好这个资源,并加强沟通与交流。这也是我们整体协作并做出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 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行内部成本核算是庆成的又一有力举措。届时公司将定期对销售额、净利润、运营资金、产品数量等做出详细的统计数字,实行新的财务管理办法。 金成植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各销售基地在财务上还是独立核算,收入与支出都由基地自己掌握,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重复开支,也会使资金流“沉淀”,而新的管理办法实施后将会把这部分资金有效地利用起来。 上海销售基地的负责人王翔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人吃一顿饭花30元钱,可能还要浪费,两个人吃同样的饭菜仍然用30元,而且还能吃饱、吃好,平均每人只用了15元。节省了这部分开支,利润率就高了。而“资金流”对于企业,犹如血液之于人体,无论外在看起来多么健康魁梧的身体,血液突然不能畅通了,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当企业管理者把利润的增长集中在市场销售增长和压缩成本上时,很少有人能关注企业里沉淀的或老牛拉车式的“资金流”。这里所说的资金流,不仅仅限于财务的概念,而是企业里所有占用和使用资金的流程。企业所需资金的借贷,并非易事,而靠规模创造效益,也将面临着市场的压力和管理上的困境。然而,当我们眼光向内,关注企业资金流时,我们可能会为其混乱而大吃一惊,我们更会为清理和加速资金流所带来的效益而双眼放光。 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在销售会议上,金成植向所有高、中层管理人员推荐了一篇文章- -《新世纪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员》,文章中提到的一个小故事让他颇有感触。故事说的是西汉时期,汉宣帝有一个丞相,名叫丙吉。有一天他到长安城外视察,出城不久,路边有人打架斗殴,把人打死了。人家看到丞相出巡,于是拦轿喊冤。丙吉吩咐绕道而行,不要管他。走了不远,丙吉看到一头牛在路边直喘气,于是下轿,围着这头牛转了好几圈,左看右看。人们都说这个丞相关心牛远远胜过对人的关心。丙吉说,我是丞相,路上有人打架斗殴把人打死了,自有地方官处理,我不能越权去过问。那么,看到牛喘气,为什么那么关心?丙吉说,我是丞相,丞相管的是天下大事,现在天气还不够热,这头牛就在喘气,我怀疑今年会有大瘟疫流行,预防瘟疫是丞相应该管的事情。 金成植说:“这个故事让我对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有了新的看法。不讳言地说,我们以前在决策时往往是‘拍脑门’,这无形中就会陷入一个桎梏--家长式的管理模式。或许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然而一旦企业走上了发展之路,规模逐渐扩大时,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就会诱发一系列的问题,容易造成决策的盲目、管理的混乱与权力的滥用。我想让大家明白的是现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权责分明。管理所依据的是明确的分工,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一个层次的管理者才能有所为,才能使管理有条不紊。一个人担任什么职务,就应该知道哪些是我该管的事,哪些我不管,但自会有人管。我就管那个人,看他尽职与否,而不是管那件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3 14:36 , Processed in 0.0827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