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海洋同样遭灾。美联社4月1日报道,全球温度升高给鱼类带来不利影响,一些鱼体内蓄积的毒素不断增加,因食用海产品引发的中毒现象时有所闻。
去年夏天,菲律宾港口城市伊洛伊洛的罗亚一家聚在一起共进礼拜天晚餐———滚烫的梭鱼汤。 起初,医生以为这些人是重金属中毒,但听说他们食用了梭鱼晚餐后,他把鱼肉取样并送到首都马尼拉化验,结果表明这些人中了西加鱼毒。这是一种罕见却极为致命的赤潮藻毒素,人们食用体内有西加鱼毒的鱼类后极易中毒。 西加鱼毒最初由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藻类分泌产生,在经由“藻类-草食性鱼-肉食性鱼”的食物链传递中,毒性逐渐加强。西加鱼毒在南太平洋、加勒比海以及印度洋的温暖水域早被熟知。南太平洋的许多岛民在食用鱼肉之前,会先让狗尝鱼“试毒”。近十年,西加鱼毒传到了亚洲、欧洲以及美国。专家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万西加鱼毒的中毒者。 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找到有效方法直接测出一条鱼是否中了西加鱼毒,针对这一毒素的解毒剂还没有开发出来。一般医院也没有完善的设施诊断患者是否中了西加鱼毒。因为中毒者症状多样,医生有时会将中毒误诊成疲劳症或其他疾病。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3 19:21 , Processed in 0.0618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