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们一致相信,2005年油价仍将在高位继续振荡。政府和车商纷纷加快研发汽车新能源。而普华咨询公司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对世界能源供求产生巨大影响。 当暴风雪冰封美国大陆,最近一周的油价已经接近每桶50美元。 有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国际油价已经上涨了12%。分析师们一致相信,2005年油价仍将在高位继续振荡。出于对石油供应的担忧,近日,各国政府和车商愈发埋头开发新能源,同时对中国石油需求节节高攀更加关注。 据国际能源机构最近公布预测称,今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增长1.7%。由于全球石油生产和加工能力、输油管道运输能力仍然非常紧张,一旦供给减少,原油价格将再次暴涨。日前欧佩克也预测,今年第一季度,世界各国对原油的需求将高达每天2856万桶,同比增长39万桶;而预计到第二季度,每天原油需求量将达到2768万桶,同比增长54万桶。 面对并不乐观的预测,无论是政府还是跨国汽车制造商都难掩焦灼之态,纷纷加大了研发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的力度。 这种情绪在1月中旬举行的底特律车展和洛杉矶车展上一览无遗,新能源车几乎霸占了展台。宝马汽车首席执行官赫尔穆特·庞克称,公司计划在未来3年向欧洲投放少量氢燃料汽车,并在2010年前后向美国市场投放。福特汽车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推出四款混合动力车型。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只占福特汽车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通用汽车在今年北美车展上共展出四款概念车,其中三款都涉及新能源技术。公司董事长瓦格纳表示,目前油价的上升,提醒汽车工业必须不断地投入,可能需要通用比以前跑得更快,技术发展方面的步子要迈得更大。 此外,有外电报道称,在德国,政府已经决定赞助本国加油站加装氢燃料添加设备,并赞助解决向加油站供应氢燃料的设备。而在美国,日前有环境保护主义者建议在未来四年内向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支付120亿美元激励资金,以创造一个灵活燃料汽车市场,鼓励使用气电混合动力汽车。 另一方面,中国车市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汽车制造业跨国巨无霸们的兴趣,也将“中国因素”推上国际能源市场前沿。人们表现出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极大关注,其焦点集中在强劲的石油需求。 1月31日,在汽车名城德国斯图加特的一个行业论坛上,普华咨询公司发布调查报告,称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对世界能源供求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影响到我们在座每一位在加油站支付的油费的问题”,普华咨询公司管理会成员瓦格纳如是说。该调查报告由生活在中国三十年的普华公司资深咨询员主持。根据报告预测,到2015年将有2200万中国家庭具有购买汽车的能力。 不久前,还有海外能源分析师表示,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每个月都在增长。由于国内生产不能满足,中国对进口原油的需求依然旺盛。 据悉,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去年12月,中国的原油进口量达到1210万吨,创下历史记录;去年全年的进口则高达1.227亿吨,比上一年增长35%。而在1990年-2003年的13年里,中国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2%,汽车燃油消耗在中国石油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目前,在中国一辆汽车的年均耗油是2.1吨,中国进口的原油有30%被汽车消耗,而这一比例在今后将升至50%。此外,2004年的油价上涨,对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影响还只是初步阶段。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1 04:55 , Processed in 0.0537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