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明年车市“崩盘”那是谎言 “冀东的库存储备是一个月的销量,今年平均是1.2万辆左右。”冀东物贸集团副总经理杨家庆的话印证了一汽集团对经销商库存的估计。“任何经销店把这个品牌的每个品种、每种颜色备上一辆也会有几十辆库存。库存会产生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但储备不够的话就会断档,这个损失可能也会更大。我们认为经销店比较合理就是一个月的库存量。” “我们在年底前都会做一些库存储备,每年的年前都会有一个销车高峰期。”杨家庆销售汽车已经14年了,他认为冀东现在获取的市场信息比较准确,对市场判断的失误也比较小:“今年已经持续了7个月的持币待购,这些市场需求在明年都释放出了,就会有一个购车高潮。我估计年前轿车消费会有一个高峰期,卡车从春节到5月也会有一个高峰期,如果没有储备,到时再采购就来不及了。” 浙江五洲汽车公司市场部经理邱丽萍管着6个专卖店,她告诉记者一个专卖店一年能销600台车的话,库存就得有80辆。为了卖车她今年吃够了苦头,“如果能挺过明年,就会赚大钱了。”她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有些经销商资金运转很差,今年肯定亏,亏了他就不会东山再起,市场能剩下的寥寥无几,那时有多少钱赚不就一目了然了?” 关于某些经销商感到库存压力、低价抛车套现的情况,安德武认为,是这些经销商不能适应现在的汽车销售模式。“现在的汽车库存并不比过去多。过去的汽车库存主要是厂家的,现在转移到经销商手里后,由于有些经销商融资能力差,因此市场感到了一定的库存压力。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靠减少库存来解决的。” 有一家准备关门的经销商介绍说,中国的汽车经销模式一度是厂家“铺货”,也就是代理制,“卖汽车”对资金实力要求不是很高,后来逐渐变成“款到发车”后,很多经销商又借助于银行贷款。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没有后继贷款的就只能快速将库存车变现。 很多判断库存过多的人忽视了当前的情况:经销商在国家紧缩银根之前借款的还款高峰已经过去了,很多经销商为了还款进行的“大甩卖”也进行得差不多了,厂商也从对生产的“狂热”逐渐回归了理性,排产已经接近需求或者更少一些。而持币待购者期望的2005年由进口车的大降价如果不能实现的话,持币待购就会结束。事实上,今年进口车已经跌得很厉害,有些做进口车生意的都做不下去了,明年虽然取消了汽车进口配额,但汽车进口必须落地完税,进口具有整车特征的零部件要按整车征税这些新要求对进口汽车价格都有上拉作用,因而进口汽车价格大跳水实现的条件并不充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0 09:44 , Processed in 0.082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