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友社区 花讯首页 汽车知识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丰田经销商唱独角戏 价格联盟能扛多久?

2007-10-24 09:59| 发布者: 迷你汽车| 查看: 8|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中健网·汽车

       岁末,库存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库存数字是多少?对明年市场影响几何?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就库存话题展开全面讨论。   2004年岁末,全国汽车库存虽没有官方的数据,但传言已经超过50万辆,甚至80万辆。此时,中国最大的汽车厂商———一汽集团厂方的库存已经超过6.2万辆。记者的调查从一汽开始。  
  汽车厂商:汽车库存过大那是谣言     12月下旬,用户都在期待一场来自库存的“暴风雨”时,一汽负责营销的副总经理安德武却是“羽扇纶巾”,笑对记者:“一汽现有的库存不多。一汽的合理库存是1.5~1.7个月的销量。”   一汽集团的月销量超过8万辆,1.7个月就是接近15万辆,按每辆车7万元算就是100个亿,合理性何在?   安德武首先向记者介绍了库存深度概念:库存量需要的生产时间。合理的库存深度是库存车占用的资金、保管费用,和由于缺货导致的费用加起来最小的时间区间。一汽现在的合理库存深度应当是1.5~1.7个月,这个库存包括厂家存车、在途车和经销商存车。   在以前做齿轮厂厂长时,安德武就开始用当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计算企业合理库存。在一汽集团分管营销后,更是加强了库存、资金等财务问题的定量管理。一汽根据对企业情况对合理库存时间和库存量做了测算:质保库存、售前整备车(2天)、待发车(3天)、在途车(5天)、中转库库存(5天)、经销商库存(30天),加起来一共是45天。   30天的库存,对有些经销商似乎是难以承受的。但安德武认为,这个水平是汽车市场销售所需要的,也并不比世界水平高。在欧洲,德国经销商的库存深度是0.7~1.1个月,而法国可以达到2个月。中国汽车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比较大,市场需求不平稳,消费者一般都是购第一辆车,对提车的迫切性要求很高,因此,中国经销商的车辆储备应当比国外更高。     记者对高达一个半月的“合理”库存时间还是有些怀疑。但对其他企业对库存深的判断,与一汽也比较接近。广州本田,一度需要排队买车,被公认库存少的企业,而他们也需要“年销量10%”的库存(相当于1.2个月)。北京现代,今年车市最黑的黑马,销量疯狂增长,当前的库存(包括厂商、在途和经销商)也有2万多辆,相当于1.3个月的销量。一位北京现代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车型和销售特点,他们合理的库存深度是1.5~2.5个月,超过2.5是过度库存,现在库存低于正常的库存区间。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中国的老话“货卖堆山”是有一定道理的,汽车库存不够就会错失销售机会。长安集团的市场部总监罗致龙表示,长安现在的库存是2.3万辆,还不到一个月的销量,他认为长安库存深度应当是1.5个月。海南马自达、长城汽车等也表示,他们的汽车并没有库存过剩。   汽车专家:国外汽车“零库存”那是误导   张小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理事长,一直在和公安部联系,希望能够拿到2004年的汽车上牌数。虽然这个一直没有拿到的数字令张小虞多少有些“耿耿于怀”,但他对目前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   “现在库存量应该不会很大。从11月来看,各个厂家已经采取调节措施,全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超过产量。12月的销售比11月还要好。”他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时间是12月23日,离今年结束还有9天。   张小虞认为2004年的汽车库存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现在关于汽车库存过多的种种说法,是一些媒体的‘炒作’。”     张小虞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对“零库存”的概念误解了。所谓“零库存”指的是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的“零库存”,而且“零库存”只是一个概念,并不是真正的库存为零。在国外,汽车销售商一定是要有库存的。相比国外,中国还有很多特殊情况需要库存:中国轿车市场比较活跃,中国用户不能忍受国外汽车交易中两三个月才能交货的方式。   “经销商如果要准备一个月的销量,全国就是四十几万辆,因此很难说现在的汽车库存就是过大了。”张小虞补充,库存合理不仅仅是数量合适,更重要的是库存结构合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主任刘世锦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汽车企业合理库存量的计算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当前,仅凭库存量超过年销量10%来说,不能认为就是库存过大。他还认为,虽然当前车市低迷,但汽车的总体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发动“价格联盟”,丰田经销商并非始作俑者。东南汽车、东风雪铁龙、大众经销商都发起过“价格联盟”,目的要遏制同门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稳定日渐探底的车价。但是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经销商相互猜疑,“价格联盟”多数短命,暗降车价已成车市顽疾。岁末,丰田经销商再次振臂高呼“联盟”,然而他们的“价格联盟”会不会成为又一次螳臂当车呢?  
  从上周一开始,如果消费者在一汽丰田经销商处购买威驰和花冠两款车,会发现自己错过了最佳购车时机,威驰和花冠的价格较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据记者从经销商处了解,从12月13日开始,一汽丰田北京12家经销商启动“价格联盟”,统一威驰、花冠的让利底线。     其实上周记者就已获知消息,之所以憋住没发,实在是对“价格联盟”能否扛住没有信心。当年组织价格联盟的经销商有一句玩笑令记者记忆深刻:“价格联盟”更像是经销商集体“自虐”。此话多少窥见经销商的两难处境。   “价格联盟”有利还是有害   对于经销商暗结“价格联盟”,媒体早有讨论。今年7、8月间,众品牌经销商先后掀起“价格联盟”,当时有媒体从消费者角度批评“价格联盟”实为价格垄断,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消费者利益。与此同时,网上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超过92%的消费者认为经销商联手启动的“价格联盟”有“限制竞争违背市场规律”之嫌。     消费者和媒体立场都无可厚非,但是日前记者就丰田经销商又掀“价格联盟”采访北京亚运村市场商务部副部长且小刚时,且的一番话也令人深思。且小刚表示,经销商想通过“价格联盟”制定让利底线来抑制车价的下滑,这种方式不能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但是价格向今天这样混乱下去也不是消费者期待的。硬性统一价格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但是价格无序、混乱同样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表现。     对于且小刚的观点,业内人士也有质疑。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规范价格对车市有好处,认为经销商主动干预市场有利于车市成熟。这样说在表面上似乎有些道理,一个成熟的市场的确应该是一个价格稳定的市场。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成熟却恰恰是过度干预造成的。这位业内人士认为,要想让价格稳定,首先应该制定合理价格。     丰田经销商能挺多久?     记者电话暗访了一汽丰田在北京的主流经销商,其中中远丰田、森华创业丰田、三元桥丰田、首创丰田、奥德行丰田等9家经销商,威驰和花冠都在执行“价格联盟”的让利底线。记者以市场曾爆出10.7万元低价位的威驰1.5GL-i MT,分别电话咨询了上述经销商,这款车的价格均已回升至11.3万元左右。经销商告诉记者,参与“价格联盟”经销商都会缴纳一定保证金,如果发现谁打破让利底线,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2万元~5万元不等的罚金。当记者追问此次“价格联盟”是否是一汽丰田授意的产物,被访经销商大都将厂家摘出是非,称此次“价格联盟”为经销商行为,与厂家没有关系。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一汽丰田北京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对经销商“价格联盟”并不知情。     到记者截稿时,记者尚未发现威驰和花冠价格重返混乱,问经销商能否扛住?经销商称,心里没底! 在威驰经销商正为是扛还是降犹豫时,广本经销商毫不犹豫地将三厢飞度降1.7万、两厢飞度降1.5万,而POLO的价位早被上海大众经销商以买断方式拉低,而威驰经销商正唱着“价格联盟”的独角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0 10:23 , Processed in 0.0781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