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金坛市花山乡,只要提起李忠富,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金坛市的“花王”,山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李忠富,今年53岁,从小生长在花山乡山区的高庄小山村。年轻时,边务农边学艺搞建筑,直至1975年,当地成立了花木公司,24岁的他,投身于花木业,是全公司20多个销售员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劲头十足,走南闯北。当年,他运送苗木去兰州、西宁等地,开阔了眼界,看到搞花木能赚钱,就想独自搞。于是,他东凑西借,集资1万元,从浙江引进杜鹃小苗1000株,精心培育两年多,长势旺盛。1997年春,第一批杜鹃花运到武进夏溪花木市场销售一空,获利2万余元,尝到了育苗的甜头。 乡里花木业开始逐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当地政府号召向荒山进军,发展经济。颇有事业心的李忠富,第一个站出来拍胸脯,决心上山开辟花木新天地。 说干说干,1997年下半年,他来到了当今的高庄组荒山上,办起了江苏省盛丰杜鹃茶花实验场,与村组订好用地50亩、30年不变的合同。是年12月28日,乡镇、村组还特地在现场召开了开山育苗建场的庆祝会。 当年,这里是七高八低的荒山秃岭,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李忠富组织劳动力,苦干一个月,挑高填低、平整山路、开挖山沟、改良土壤。不久,一块块平整的山田展现在山坡上。1978年上半年,李忠富在这里盖了4间平顶房,把家搬到山头。从此,李忠富一心扑在花卉上。 李忠富的小名叫林宝,为了铁心搞花木,他特地将园艺场定名为“林宝园艺场”。20多年来,他专心学技能、学管理,逐步由外行成了内行。如今,50亩的山坡上一片绿色,山脚下培育着数万株生机勃勃的栾树、香樟树等。在山上园艺场内15亩大棚杜鹃区,培育着20多万盆杜鹃,盆盆碧绿,惹人喜爱。有的已含苞待放,吐出鲜红的花苞。在10多座遮阳网大棚里,培育着数万盆(株)茶花、桂花、女贞;在大棚西北方,生长着茂密的多种苗木;北首还培育着五颜六色的多种草花。目前,在山脚下,已经平整好1.5亩土地,准备种植400株橘树,再培育一个橘子园。 如今,“林宝园艺场”已形成规模,越办越兴旺,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1-9月,销售额已达20多万元。 李忠富开山办场致富后不忘众乡亲,带领着周围20多个农户,同时走上苗木生产致富路。多年来,他十分关心社会事业的发展,多次捐款办教育。1992年,他被乡政府评为“集资办学先进个人”,1999年、2000年,先后被金坛市政府评为“百佳致富能手”和“农民致富能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