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第一天,各种概念车型纷纷揭起盖头来,玩起各种各样新概念,或者颠覆传统视觉,车不像车;或者展示超前的科技,使用新能源;或者是最新研发的,还没有进入批量生产的车型。 新概念一:外观革命,汽车还能变成什么样子 在丰田展台,一把“椅子”位于中央,引人注意,这就是其最新、最高科技含量的单人乘坐型未来概念车——i-unit,外观类似于高背坐椅(如右图,南京日报记者王馨摄),这是此车首次在中国亮相。 丰田对此款车的诠释是:一款追求满足人们希望自由移动、希望享受驾车奔驰的喜悦的个人需求,以及追求在高层次上均衡与社会体系的协调,与地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个人交通工具。 而宝马的概念车则看起来像一个太空舱,全身是统一的银灰色,只在舱面的左侧留了一个可以坐进一个人的“窟窿”,这个尤物的代号为H2R,是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的氢能实验赛车,是“宝马清洁能源”项目所取得的新成就,以及使用液氢内燃机驱动汽车的可行性的代表作品。 新概念二:技术革命,还有什么材料用不上 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环境问题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新能源技术是本届车展上的一个亮点。 福特U形概念车是“绿色”的,其内饰使用的是玉米织料和生态聚酯材料,都是绿色环保材料,可循环回收再利用;而更加环保的是其使用的氢内燃机,二氧化碳排放为零,一次最多可携带7公斤氢,可供行驶400多公里。这款车的驾驶不用双手,只要用语言操作就可以,其驾驶界面可以识别多种语言。 燃料电池技术是通用在本届车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他们推出了最新一代燃料电池车Sequel。通用称,这是该车首次在亚太地区展出,作为通用汽车的最新研发成果,Sequel集合了线传操控、燃料电池、轮毂电机等多项全球领先技术。 新概念三:营销革命,还有哪些车要进入市场 去年北京车展上福特汽车推出概念车福克斯,本届上海车展上,福特又宣布这款车即将在长安福特量产。先用“概念”来探探路,看看消费者的反映,然后推向国内市场,这是不少汽车厂商推出“概念车”的用意,“醉翁”之意在于营销新概念。 雷克萨斯展出的概念车LF-A,将跑车与豪车的概念相融合,发动机设计最大输出功率高达500匹马力,排量却低于5公升,最高时速可达322公里。在厂家的眼里,这个“概念车”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 别克品牌展出的Velite概念车是豪华双门4座敞篷轿跑车的代表,昭示别克品牌未来设计发展方向。首次在中国亮相的雪佛兰AveoXTREME概念车,是一款基于雪佛兰全球产品Aveo基础上的概念车。AveoXTREME概念车的参展向中国消费者展现了国际上风行的时尚个性用车趋势,厂家称,要借车展的机会了解中国年轻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理念的接受和喜好程度。 看豪车如何“斗富” 车展也是一场豪门的盛宴,对绝大部分观众而言“仅限观赏”的顶级车型开始“斗富”。在车展现场也只有特别的嘉宾能接近车,并且能打开车门进去坐坐,普通观众只能隔着围栏拍照。 红旗国宾车:中国版的劳斯莱斯 在上海新国展中心的1号馆,一汽集团展区,一辆超豪华的红旗轿车担当了主角,这款车就是红旗国宾车,外形类似于劳斯莱斯的造型理念,特别是高耸的车头和宽大的散热器隔栅十分醒目。修长的车头有古典豪华车的风韵,据透露,这款车在2008年有可能投产。 在自主品牌的展出车中,这款红旗国宾车算得上是体量最大的了,由于还没有具体的量化生产计划,厂家并没有透露其价格,但肯定是国产品牌中最贵的车了。 宾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40多种外部车身颜色可供选择,这些颜色包括9种蓝色、8种绿色、6种红色以及银色、黑色和4种棕色。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宾利雅致。只要客户有足够的想象力和个人品位,没有宾利做不到的。 这次在车展上亮相的是全新欧陆FS,这是宾利汽车历史上最快的四门豪华轿车,每小时312公里,欧陆FS加长的车身强调在轿车的中间位置,创造出更深长及更实在的车身,使乘客可与外界完全隔绝,拥有绝对的私密空间。 据悉,上一届上海车展有人以天价1188万元的价格买走宾利展车后,不知道本届车展会不会有富豪看中其中某款。 劳斯莱斯: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大批量生产 本月初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上所用的正是让英国人骄傲的品牌劳斯莱斯,不过劳斯莱斯现在已经归属宝马旗下。 劳斯莱斯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被允许制造独立开启的马车式车门车辆的汽车厂商。比一般车门打开角度更大的“马车式”车门是劳斯莱斯的“专利”,这是专为绅士设计的,便于乘客上下车且舒适和优雅,马车式车门提供了改进过的侧碰撞防护,车内因此省掉了后侧安全气囊。马车式车门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令人惊奇的特色:在每一个后车门里藏着一把雨伞,按一个按键就会自动撑开。用完后,即使它还在滴水也可收回去:因为车门里有特制的排水通道。 劳斯莱斯汽车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大批量生产,很多传统的部件,如车厢线,仍然完全由手工制造。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0 03:41 , Processed in 0.0702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