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友社区 花讯首页 花卉资讯 特别报道 查看内容

归化自然 种质创新

2009-2-21 13:20|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282| 评论: 0|原作者: 袁涛 柳春霞|来自: 中国花卉园艺

  花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知名的野生花卉资源宝库,有野生植物近3万种,居世界第3位。从低纬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至高纬度的寒温性针叶林,从低海拔的阔叶林至高海拔的暗针叶林及高山灌丛、高山草甸,丰富的植被蕴藏了种类繁多、艳丽多姿的野生花卉。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花卉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源泉和保证。

  资源保护和开发现状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引种驯化,资金上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许多科研和生产单位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抗旱、抗寒、耐热的植物种类,并在国内一些地区区域化实验、推广。但对我国的乡土植物却还没有充分重视或重视了但开发、保护措施不当。一些地区对个别市场需求量大的野生植物资源毁灭性采挖,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基本建设引发的人为破坏,导致我国一些地区野生植物资源总量下降,分布区萎缩,生境破坏,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甘草曾是西北常见的植物之一,由于大面积的药用采挖,加速了产地环境的恶化,山秃了,水干了。紫斑牡丹是我国独有的野生资源,国家2级保护植物,在自然界仅靠种子繁殖,而其种子萌发难度较大,一旦人为破坏,很难恢复。现甘肃省境内一些曾有野生紫斑牡丹分布的地方,已很难再觅踪迹。国家林业局历时8年,对生态作用关键、经济需求量大,国际较为关注、科研价值高的189种全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04个物种濒危,秤锤树、光叶蕨、金平桦3个物种未发现,百祖冷杉等11个物种野外生存不足10株,猪血木、巧家五针松等12个种仅存11-100株。

  导致资源破坏的根本原因

  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本不应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资源开发导致的资源破坏和流失,根本原因在于开发者观念的偏差。
  急功近利、坐享其成、追求简单快速、有意或无意识地忽略客观现实是许多开发者共同的特点。本文所指的开发者,包括出于经济利益、引种驯化、迁地保护、新品种培育及收集基因在内的各类开发者。其中一些人不重视人工培育及基础研究,在还未了解野生植物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情况下,直接上山采挖。有些人为识别方便,甚至不顾植物本身要求的繁殖、栽种季节,在花期时采挖,经长途运输到引种地后,许多植株已经死亡,即使勉强存活的,日后也不能幸免。许多人不认真分析原因, 仍然反复多次采挖。挖了死,死了再挖,挖了再死。有的是同一种植物,不同的单位和个人,重复采挖。有些单位,不顾引种的基本原则,不惜千里迢迢,远赴云、贵、川,采挖当地的高山花卉,又不注意创造相似的环境栽种,引回的植物很快死亡。这么做,不仅浪费了国家宝贵的资金,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资源,甚至是许多不可再生或很难再生的资源。
  众所周知,野生花卉资源丰富、护存较好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群众文化和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很强烈,一旦意识到或得知“山中有宝”,往往就给这些珍贵的资源带来灭顶之灾。湖北保康发现原始紫薇林的消息传出后,当地百姓上山挖掘了许多紫薇大树,囤于家中,待价而沽。许多百年的大树被断根、去枝,原有的繁茂树形被破坏殆尽,然后又流失到外地。

  正确对待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能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键在于开发者的所作所为。转变观念,将科学和效益、开发和保护有机结合,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稳扎稳打,正确引导开发者,特别是经济落后、资源丰富地区的百姓和政府以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开发利用问题。在完成对野生植物的摸底调查后,国家林业局提出将积极支持野生植物培育利用业的发展,实现由直接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培育利用人工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即人工繁殖、栽培野生植物,再加以开发,以保护原生状态下的物种和环境。这是适应目前我国资源保护和永续利用需求的合理政策,既能创收,增加农民、企业的收入,又保护了资源,可谓两全其美。 
  人工繁殖、栽培野生植物,不是采挖后人工种植,因为在尚未充分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的情况下,直接采挖往往意味着毁灭。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何种理由,都不得直接挖掘那些经济和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植物。而是在适当的季节和时期,采集目标植物的繁殖材料,如种子、花粉及无性繁殖的枝条、芽或根茎等等,人工繁殖栽培,扩大种群数量。再深入开发,既稳妥可行,又较好地保护了资源,如下表所示:
  人工繁殖、栽培野生植物并将栽培后的植株“放生”、返还到原来自生的环境中,逐渐恢复原始状态,使植物和共生的环境得以再生。归化自然是资源保护的最高境界。
  将野生种质的优良基因引入现有栽培植物,并改良、优化,以育出更多、更优的新品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为人类创造新的财富。种质创新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高境界。
  资源开发和保护互相依赖、互相促进。拥有资源者,拥有未来!许多美丽的国产野生花卉流失后,又高价“回娘家”,个中缘由,不言而喻。哪一个中国花卉业者不期望这一状况早日结束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15:59 , Processed in 0.0596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