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木之乡”、“山东省仙客来之乡”、“东方花都”……因为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山东省青州市又有了一张张金光闪闪的名片。种植面积10万亩,年销售额20亿元的庞大产业和市场规模,也使青州逐渐成为江北最大的花卉生产集散中心,使两万户农民走上了全面小康建设的发展大道,为和谐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迅速壮大的现代花卉产业逐渐让青州名声在外。他们积极发挥适宜的花卉栽培气候、土壤条件等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的市场定位,把新品种种植、营销作为做大花卉产业规模的“杀手锏”,先后培育、开发了260多个花卉苗木新品种,引进并规模生产了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1000多个外来适销品种,吸引韩国中花园艺、台湾大汉、浙江森禾、广州成美等86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在青州建立栽培基地或销售中心,帮助扶持亚太花卉销售中心、新卉园艺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企业与美国、韩国、日本的花卉企业联合建立了种苗基地或种子批发业务,实现了当地企业与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先进技术和品种的共享,逐步形成了杜鹃、草花、仙客来和外来中高档花卉四大品系,使青州逐渐成为世界花卉的栽培基地。他们还聘请中国林科院专家规划了35平方公里的花卉博览园,鼓励国内外大花卉企业落户青州。目前,已有10多家国内外花卉企业表达了自己的投资意向,产业规模进一步做大。 先进的花卉科技让青州的名声越叫越响。为让花卉科技变成花农手中的“土把式”,他们把“拿来主义”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注重发挥当地“土专家”、“土秀才”的主观能动性,先后研究、推广了日光温床扦插育苗、无土栽培仙客来、温湿调控等60多项新技术,其中5项获得了国家专利。推广了无立柱大棚、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平衡配套施肥、节水灌溉等多项新技术。与日本、荷兰等国的花卉专家和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建立了稳定的产研学关系,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并建立了花卉协会、盆景协会、仙客来协会等专业花木合作组织,通过聘请外地专家、当地花农和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授课等方式培训花农12000多人次,80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为壮大自己的“科技芯”,他们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花卉研究所,市里专门出台了优惠政策,规定引进的硕士以上人才,编制可以落在市花卉管理办公室,由财政按照全额拨款人员的标准发放工资,享受政府与企业的双薪,全力吸引高层次的花卉人才。 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花卉市场是青州联系全国的纽带。立足“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定位,依托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大力培植花卉经纪人、营销队伍和运营公司,支持花卉企业进行产销分离。目前,全市共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点160处,培养花木经纪人2600人,发展专业运输车辆1100辆,形成了黄楼、东高、王坟等八个花卉生产基地,花卉专业村发展到126个,年产花木2.1亿株(盆),花农年户均创收3万多元,十里花街、百亩市场、千户经营、万亩基地的格局逐渐形成,一跃成为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移的重要集散地。依托花卉市场,市里规划建设了17.5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中心,全力打造集配送、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山东中部重要物流中心。 越办越大的花博会成为青州的一张镀金名片。围绕将于2009年在青州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他们还配套建设了“一园二区三馆五中心”等26项配套工程。在花博会的促进下,青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品味和档次迅速提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 21:42 , Processed in 0.1117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