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山东省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南依黄海,北眺渤海,距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个对外开放城市均为百公里左右,位置优越,山青秀水,被誉为青岛市的“后花园”。而雄卧在市区正北方向不远处的国家大型水库———产芝水库,则是青岛“后花园”的点睛之笔。它兴建于1958年,拦河大坝再次加高、加宽、加固于1975年。当时作为工程指挥部成员之一的我,也同万名民工一起,在六华里长的雄伟大坝上播洒过自己的汗水。该水库总库容为4亿多立方米,最大水面积56平方公里,每年向青岛市供水2000万立方米,捕获各种鱼类1500多吨。从2004年起,莱西市的决策者从全国引进智力,将库区规划为集防洪、灌溉、供水、养鱼、旅游观光等一体的七大功能区,并正式将产芝水库冠名为莱西湖。现在,“到莱西湖赏鱼”,“到莱西湖钓鱼”,“到莱西湖吃鱼”,已成为莱西湖独特的生态旅游时尚。 今年春节前夕,我突然接到老同学梅珍从老家打来的电话,邀我参加为其儿子在莱西湖滨生态园宾馆举办的结婚典礼。她说借此机会,看看家乡的变化,品尝一下淡水鱼,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愉快地答应了。 隆冬时节,车子从烟台出发,在笔直的同三高速公路上飞驰。车窗外偶见雪花飘落,给空旷的原野带来一片生机。我无心观赏外边的景致,又一次把思绪拉到了46年前——— 那是我国“自然灾害”非常时期的一个初秋,作为少男少女的我和梅珍一起走进了中学的大门,从此同班同桌整三年。在那同为吃糠咽菜的岁月,我因兄妹多,日子过得更是雪上加霜,每天从家里带的午饭都是咸菜疙瘩就野菜。梅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时总要带一点好吃的与我作一下交换。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塞给我一个纸包。我急着打开一看,里面包着六、七条烘烤熟了的干巴巴的小咸鱼。我如获至宝,馋得拿起一条放在鼻子下闻了又闻,很快便被一种久违了的腥香味陶醉了。我好不容易等到自习课,拿出来“咔嚓咔嚓”地一鼓作气全下了肚。后来才觉着被齁着了,连续咳嗽了三天…… 另一次吃鱼,还是与梅珍有关。那是1970年初春,我作为公社组织的驻村工作队员被分配到梅珍村驻点。有一次派饭轮到梅珍家,她端上一盘用面裹着一层外衣的油煎小鱼,还是上学时那么细声细语地说:“老同学,我知道你爱吃鱼。这次鲫鱼是晒干了又泡开做的,不咸,吃吧……”我说:“你真是太客气了。其实又有谁不爱吃鱼呢?”说着说着我看她眼里噙满了泪花,面部立刻透出了几分伤感。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下,梅珍才对我吐出了真情:半年前,她老母亲病重入院。弥留之时,老人提出要尝尝鲜鱼的味道。这可难坏了梅珍兄妹二人。俗语说“臭鱼烂虾,莱西老家”。说的就是这地方自古以来离海边远,交通又不方便,根本见不着鲜鱼的影儿。无奈之下,梅珍的哥哥趁着月色,只身一人沉到水库下游冰冷的河湾里摸开了鱼……第二天一大早,梅珍把哥哥摸到的十几条小鲫鱼,拿出两条最大的做了一碗汤,同哥哥一起火速赶到医院。没想到刚端到母亲嘴边,老人家就停止了呼吸……听着梅珍的讲述,我已经感悟到她兄妹二人对慈母那份小小要求的终生内疚和遗憾,我已经明白了摆在我面前这盘鱼不寻常的来历。我无心去吃它,但梅珍坚持让我吃。我只好慢慢地用筷子夹起一点放进口里,那味道同我想像的一样,是那么地酸楚,那么地难以下咽…… 车子经过一小时十分钟的运行,从莱西出口处拐到了另一条宽敞的柏油大道。正前方的一侧,矗立着一块高大的广告牌,“莱西湖欢迎您”六个大字鲜艳夺目。到达目的地见到梅珍寒暄过后,生态园宾馆餐厅的服务小姐便开始对这里的淡水鱼宴品牌作了简要的介绍。她说,该餐厅烹制莱西湖自产各种鱼类菜肴,组成有鱼宴12品、14品、20品、24品,甚至有全宴128品。其中“淡水全鱼宴”在山东省满汉全席淡水鱼烹饪大赛中获奖,被列为青岛市名吃,誉满胶东,每年有数万人慕名而来。 宴席正式开始了。服务员先端上桌的叫油泼鲢鱼、白汁银鱼、盘龙鳗鱼、清蒸鲤鱼,随即来的又是什么水煮鱼、啤酒鱼、小笼鱼、铁板鱼柳、锡纸鱼排……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吃起来个个味美鲜嫩,香而不腻,使人大有百吃不厌的感觉。说句实在话,这些年来我尽管生活在海边,又从事海洋渔业管理,走南闯北,真的没吃过一次这样的鱼宴,我觉得品味在嘴里的不是淡水鱼,而是生活的甘美和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我相信,那一阵阵闪亮的灯光,一定会把大家定格在这个难忘的记忆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30 19:33 , Processed in 0.9167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