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剿灭美国白蛾的行动,各级主管部门、林农、技术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捕杀白蛾。那么,什么是美国白蛾,这一外来害虫对于树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它的生长规律怎样,如何才能控制其危害呢?带着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采访。
现场目击,白蛾危害巨大 “你看,这就是网幕,这就是白蛾暂时的家。”6月14日,记者在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前魏村亲眼目睹到了白蛾,对这种害虫有了一定印象。两株20多年树龄的榆树枝深叶茂,但在三四层楼高的树杈上,美国白蛾在这里结网安家,远看像大蜘蛛网一样挂在树上。而村里一些只有两三年的小树上,美国白蛾的网幕已经导致部分树叶枯黄。 市林业局技术员介绍说,美国白蛾在我市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幼虫4月底开始危害,延续至6月下旬,幼虫老熟时从树上向下爬行至隐蔽场所化蛹,越夏蛹则多集中在寄主树干老皮下的缝隙内。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成虫期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7月中下旬发生,8月中旬开始危害。8月份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据介绍,美国白蛾的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不强,他们的产卵量每次达500—1000粒,最多的近2000粒。幼虫孵出后,开始在树上吐丝结网,集体在一起生活,它们结得网包住树叶,这被称为网幕。记者看到,被村民剪下的网幕包着三片树叶,树叶已经枯黄。技术员说:“就是这种小虫子,危害极其大,网幕小时包几片树叶,当树叶不够吃时,虫子们就会再结一个大的网幕,最大的网幕长达1—2米呢。二三十天后,这些虫子开始冲出网幕,分散开吃树叶。一棵三年生的杨树上如果有三个网幕,虫子破网后,三五天就能吃光这棵树。” 听着技术员的讲解,记者真难相信就是这些行动迟缓的小虫子的危害。技术员说,美国白蛾很能吃,但也很耐饥饿,二三十天的幼虫能8到12天不吃东西。更重要的是,美国白蛾吃的植物很杂,多达300多种,吃完树叶后,它们竟然还可到农田吃农作物。 “美国白蛾除了危害树木,还扰民呢。”技术员说,“初冬时节,大量的老熟幼虫找地方过冬,有的直接向农民家里爬,随处可见,令人胆寒。” 嚣张白蛾,飞遍大部县市 虽然美国白蛾的飞翔能力有限,但它却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着。记者从德州市林业局获悉,截至6月10日,全市除运河经济开发区、武城县以外,其余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美国白蛾疫情。 据了解,2007年6月28日,庆云县林业局首次发现美国白蛾疫情。7月22日齐河县林业局又在晏城镇、祝阿镇发现美国白蛾,并且已经爆发成灾。2008年4月17日,在宁津县发现第一个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据调查,今春我市美国白蛾羽化高峰在4月29日-5月5日之间。孵化最早在5月中旬开始,5月25日开始逐步进入幼虫网幕盛期,6月7日达到最高峰。 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前魏村村民李紫霞告诉记者,早在一周前,德城区发现美国白蛾,村里就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每家每户在自己的房前屋后,仔细检查树木庄稼,一旦发现及时汇报。6月13日下午3点左右,李紫霞在自家门前的大榆树上,发现了几片枯黄的叶子,怀疑是美国白蛾,于是赶紧汇报,结果那就是美国白蛾! 据专家介绍,美国白蛾在我市迅速发生,与我市树木的品种相对单一也有一定关系。 全民灭蛾,保护绿色家园 虽然美国白蛾虫害发生迅速,危害很大,但美国白蛾并不可怕,专家说,它是可以控制,可以预防的。 虫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广大群众迅速行动起来,拉开了剿灭美国白蛾的序幕。根据美国白蛾的生长规律,我市采取了 “突防第一代”的战略措施。5月下旬,全市采取了剪幼虫网幕的办法,就地焚烧或深埋,大大降低了虫口密度。今后将重点推广绑草把的防治措施,在发现网幕的地块及孤立树周围20米内全部绑上草把,为美国白蛾成虫下树做蛹之用,然后解下草把集中烧毁。 德州市林业局吴局长介绍说,美国白蛾虽然危害严重,但群众不必谈蛾色变。在防治中,可以使用无公害防治方法,也可使用药物防治,美国白蛾的抗药性非常差。吴局长说,美国白蛾可以防治,但仅靠主管部门是不行的,要全社会行动起来,群防群治!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50多万人次参与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共捕杀越冬代成虫1000余万只,摘除烧毁网幕530余万个,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在防治美国白蛾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县市区也在资金、人力、物力上全力组织灭蛾。目前,陵县、临邑、庆云等县有关部门回收美国白蛾的网幕,鼓励农民参与进来,一个网幕最高时价值1元钱。而在早前,齐河、庆云等县还收购起白蛾,一斤白蛾300到500元。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县还推出规定,对玩忽职守的干部进行处理,齐河县已经有7名干部因此受到处罚。 德州市林业局的有关专家提醒市民,若发现美国白蛾疫情,应尽快向林业部门汇报。各地有关部门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花卉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须严格检疫,发现害虫后,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幼虫不要随意乱丢弃,应就地销毁,以防蔓延。只有全民动员起来,才能及时地发现美国白蛾,采用有效措施控制美国白蛾,确保我们的家园永远充满绿色。 白蛾可控,切莫谈蛾色变 既然美国白蛾可以控制,那么有哪些主要的防治方法呢?市林业局的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办法。 人工物理防治。人工剪除网幕,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吐丝结网,并聚集在网幕中取食危害,网幕明显,容易发现,因此,在美国白蛾网幕期,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并就地烧毁或销毁,是一项无公害、效果好的防治方法,特别适用于虫口密度不太大新疫区、孤立疫区;人工挖蛹。美国白蛾化蛹时,寻找树皮缝、土石块下、林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层中或土壤表层内、建筑物缝隙等处越冬、越夏,在美国白蛾各代蛹期,采取人工挖蛹的措施,可以取得较好防效;灯光诱杀。在各代成虫期,利用美国白蛾成虫的趋光性,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一般挂灯间隔以100米为宜,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草把诱集。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1.5米高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虫口密度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 生物天敌防治。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美国白蛾的天敌30多种。其中技术最为成熟,推广面积最大的为周氏啮小蜂。目前在北京、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滨州等地已人工大量繁殖。利用天敌防治是持续稳定控制美国白蛾疫情的绿色无公害技术措施。 药剂防治。应选择仿生、生物和植物性杀虫剂等对生态环境安全的药剂,目前主要有灭幼脲类、美国白蛾病毒、烟参碱、BT制剂、阿维菌素等。在施药防治过程中,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规范操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伤害等。 相关资料: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1979年传入我国,1982年传入我省,目前已在我国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6个省市传播蔓延并多次造成危害。我省的烟台、威海、青岛、东营、滨州、济南、潍坊、淄博相继成为疫区。 美国白蛾是十足的“超生游击队”。按照保守估算,一只雌蛾一年要繁殖出3000万只后代,最多则会达到2亿只,活动范围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平方公里!如果不加以控制,一只雌蛾和它的子孙完全可以对树木和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破坏。美国白蛾泛滥的时候,大批幼虫还会爬进居民家中,寻找食物或化蛹。 美国白蛾能够危害300多种农林植物,主要有糖槭、法桐、白蜡、桑树、杨树、柳树、刺槐、臭椿、国槐、香椿、榆树、山楂、苹果、梨、桃、李、枣、葡萄等林木和果树等农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