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4月 地区:中国 科属:蔷薇科 梅属 榆叶梅,又名榆梅、小桃红、榆叶鸾枝。因其叶似榆,花如梅,故名“榆叶梅”又因其变种枝短花密,满枝缀花,故又名“鸾枝”。 形态特征 榆叶梅因叶似榆叶而得名,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栽培的早春观花树种。落叶灌木,高3-5m,小枝细,无毛或幼时稍有柔毛。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呈半球形的植株全部布满色彩艳丽的花朵,十分美丽且壮观。榆叶 梅品种极为丰富,据调查,北京具有40多个品种,且有花瓣达到100枚以上者,还有长梗等类型。花期4月;果熟期8月。 产地及习性 原产中国北部,现今各地几乎都有分布。性喜光,耐寒、耐旱,对轻度碱土也能适应,不耐水涝。 繁殖 嫁接或播种繁殖。嫁接多用1年-2年生的山杏、山桃、榆叶梅的实生苗作砧木。春季芽萌动前切接;芽接在7月-8月;靠接可在6月以前,1个-2个月后愈合便可与母株分离。种子成熟后秋播,或沙藏后春播。可在秋季落叶后至早春芽萌动前栽植。栽培管理中需注意修剪,花后施肥,以保证来年有足够的花枝。 中国北方春季园林中的重要观花灌木。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北京园林中最宜大量应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欣欣向荣景象。与柳树间植或配植山石间, 更显春色油然。在园林或庭院中宜苍松翠柏丛植,或宜连翘配植,孤植、丛植或列植为花篱,景观极佳,也可盆栽或作切花。 主要品种 (1)单辨榆叶梅:开粉红色或粉白色花,单辩;花朵小,花萼、花瓣均为5片,与野生榆叶梅相似,小枝呈红褐色。 (2)重辨畅叶梅:开红褐色花,花朵大,重瓣,花朵多而密集,花萼10片以上,花萼和花梗均带有红晕。重瓣榆叶梅,枝条皮多开裂。因其花朵大,故又称“大花榆叶梅”,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品种,但开花时间要比其他品种晚。 (3)半重瓣杨叶梅:粉红色花朵,半重瓣,花菩、花辨均在10片以上。植株的小枝呈红褐色,园林、庭院中栽培比较广泛。 (4)弯枝榆叶梅:花朵小,密集生在枝上,花色呈玫瑰紫红,半重瓣或重瓣,花菩10片,其5片为三角形,5片为披针形。植株小枝呈紫红色,光滑,开花时间较其他品种早,花期长达10天左右。 (5)截叶榆叶梅:花粉色。截叶榆叶梅的特点是叶的前端呈阔截形,近似三角形,耐寒力强,我国东北地区多见栽培。 栽培管理 榆叶梅,对土壤要求不严,环境适应力很强。榆叶梅喜阳光、耐寒、耐旱,但不耐阴,忌水涝,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榆叶梅不仅适宜北方栽培,南方也可栽培。 要想栽好榆叶梅,使其能多开花、开好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杂革,以利植株健康成长。对盆栽榆叶梅,也要及时进行修剪,控制植株徒长。6月份开花后,除对枝条作修剪外,还要对枝条进行绑扎,弯曲造型,抑制顶端生长优势。 病虫害 榆叶梅的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白纹羽病、及蚜虫、刺娥、红蜘蛛、卷叶蛾、舟形毛病等虫害,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应及时选药喷洒防治。 繁殖 榆叶梅可采用分株、嫁接、压条、扦插、播种等方法进行繁殖。其中采用分株及嫁接方法繁殖为多。分株方法可在秋季和春季土壤解冻后植株萌发前进行。分株后的植株,应剪去1/3-1/2枝条,以减少水分蒸发,这样有利于植株成活。嫁接方法有芽接和枝接两种,一般用芽接的多。芽接在8月中下旬进行为宜。砧木可用一年生的榆叶梅实生苗,或用野蔷薇类植物、毛桃、山桃实生苗均可。接芽可从优良品种的榆叶梅株上,选择剪取一年生枝条上的饱满叶芽备用。技接应在春季2-3月进行。接穗要在植株萌芽前截取。冬韧也可截取接穗,贮藏在沙土中,留待春季使用。压条要在春季2-3月进行。可选择两年生枝条,在埋入土中的部分,对枝条作部分刻伤或作环状剥皮处理,以利萌芽根须。一般一个月即可生根。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30 18:58 , Processed in 0.6544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