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喜爱花木,对杜鹃花尤其钟爱。 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08年),朝廷权贵恶白居易非谏官而职言事,贬他为江洲司马。在江西九江,43岁的白居易于“浔阳地”,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他对庐山那铺满山岗的似朵朵红云、灼灼火焰的杜鹃花,甚为倾倒,盛赞它“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写下了长诗《山石榴寄元九(元稹)》,盛情赞美杜鹃,在描写杜鹃花的众多诗章中,可谓绘形最详,绘色最艳,气势最大,品评最高。绘其形,是“……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后来,白居易从江洲谪所调升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时,宁可少带衣物和家什,却带上了从庐山挖下的杜鹃花,千里迢迢,把杜鹃花移栽到了忠州的大地上。 白居易调离忠州后,回朝任“主客郎中知刺诰”,以后到了杭州任刺史。在杭州玉泉寺南三里洞下,他又见到了“深红踯躅(杜鹃花)繁艳殊常”,联想到忠州所栽杜鹃,遂又成一律:“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深爱杜鹃花,白居易是深深寄托了他自己的情趣和意志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30 19:53 , Processed in 0.0691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