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省青州市克隆花卉园艺公司,经理王文忠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亩花卉每年大约需要300个工,是粮食种植的30多倍,而且收入更是要高上百倍!可以说是‘一亩(菜)园十亩(粮)地,一亩花十亩园’”。劳动力密集、产值高这一特点使得花卉产业成了青州农民就业、增收的“金饭碗”。 “每月1000多元,跟在外面打工也差不哪去!”在青州凯虹花卉种植基地,正为大花惠兰换盆的刘敏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对记者说。原来在浙江一个玩具厂打工的她,由于工厂效益不好被迫返乡,没想到刚回家就顺利地在凯虹找到了这份工作。据了解,有近千位跟刘敏一样的青州返乡民工在花卉及相关行业实现了再就业。 花卉生产过程中的育苗、造型、栽培管理等多个环节,加上派生出来的花卉销售、花卉物流、农资经销、等行业带动新增数万个就业岗位。拥有种植面积10万亩,从业人员5万人的青州花卉产业不仅消化了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吸引邻县的农民来这里打工,大大缓解了农民工就业压力。 黄楼是青州花卉种植的龙头乡镇。该镇花卉种植总面积2.9万亩,拥有18个花卉种植区,35个花卉种植专业村,6000个花卉种植专业户。全镇从事花卉生产人口近3万人,这个数字是原黄楼镇总人口的一半还多。镇花卉管理办公室主任闵强说:“少的二三亩,多的一二十亩,靠自家人根本忙不过来,规模大些的种植户都是常年雇人管理,旺时季还得雇上一些。”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来这里打工的农民在镇上形成了一个劳务市场,多的时候能聚集到七八百人,整个镇像这样的市场共有四个。在市场上,我们碰到了来自临朐东城区吕家庙村的郑师傅,他说:以前地里没活时就到外地去打工,今年外面活少了,而这边养花需要的临时工越来越多,俺村里天天都过来几十口子人,多少能挣个五六千块。 花卉种植规模的迅速发展促使市场交易量与日俱增。青州30万平米的花卉交易市场,堪称全国之最,吸引国内外众多知名花卉企业进驻,最高日交易额达80万元,被誉为南花北运,北花南移的集散中心。依托这一大规模的花卉交易市场,他们建起了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处销售网点,仅花卉经纪人这一新职业就吸纳了3000多人就业。 经过近30年的长足发展,青州花卉已经形成一个系统产业,与之相关的花卉物流、农资经销等行业渐成规模。据统计,整个青州拥有专业花卉运输汽车2000多辆,花盆、花架和农资经销150多家,带动就业数千人。 娇艳夺目的青州花卉让四海游客闻香而来,每年一度花博会更是招徕50万以上的参观人数。精明的花乡人把眼光瞄向了这潜在市场,新开的酒店、宾馆如雨后春笋,以前外出打工淘金,变成了现在的在家门口创业致富,一支由花卉产业催生的“农民个体户”队伍正在花乡青州迅速壮大起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5 00:46 , Processed in 0.1279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