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的蟠扎,是古老的园艺技术,既别致巧妙,又复杂多变,作法讲究,其技艺起源于何时尚未见考证。蟠扎因用材和方法不同,有棕丝蟠扎和金属丝蟠扎之分。 古代的蟠扎,就是指棕丝蟠扎。用金属丝蟠扎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蟠扎应选用质柔、有弹性、粗细均匀、比较长的新棕丝。棕丝蟠扎的优点是:棕丝的色泽和很多植物树皮的色泽相似,痕迹不明显,蟠扎后即可观赏,而且具有成本低、不传热、不伤树木、易于解除等特点。现时扬州、苏州、成都等地,常用此法。 在对较粗的树干进行蟠扎时,为防止将树干折断,应在蟠扎部位衬以麻筋,再用麻皮缠绕,加以保护。因树干较粗,一次不能达到所需要的弯曲度时,可分几次进行,使植株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第一次弯曲后,过10天左右再拉紧棕绳,加大弯曲度,依此类推。 二、金属丝蟠扎 常用的金属丝有铁丝、铜丝、铅丝。铁丝在使用前应在火上烧一下,使之退火,硬度变低,容易弯曲;烧后放在地上,自然冷却,不要用水浇,否则铁丝会变硬。蟠扎前,先对树木进行一次修剪,除去造型不需要的枝条,以便操作。用金属丝蟠扎,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粗细适宜的金属丝。金属丝的粗细,一般以蟠扎枝条基部粗度的1/3为好。过粗蟠扎不灵活,也不美观,还容易把枝条折断;过细则拉力不足,不能蟠扎成所需的弯曲度。 (2)固定好起点。蟠扎时,起点固定的好坏及固定的方法是否适当,对蟠扎成功与否影响很大。若起点固定不牢,金属丝会在枝条上滑动,除弯曲力量减弱外,还会损伤活动部位的树皮。固定方法应根据被扎枝干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常用的方法有入土法、压扣法、打结法、挂钩法、枯枝法、双枝一丝法等。 (3)掌握好密度和方向。把起点固定好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把金属丝和枝干捏紧,使金属丝和枝干呈45°角,拉紧金属丝紧贴枝干的树皮徐徐缠绕;缠绕的密度要适当,过疏或过密,或疏密不均匀,蟠扎效果均不理想。同时,还要注意金属丝缠绕的方向,如欲使枝干向右弯曲,金属丝应顺时针方向缠绕;如向左弯曲,金属丝则逆时针方向缠绕。 (4)双丝缠绕。在蟠扎中如遇较粗枝条而手头又无粗度合适的金属丝时,可用双丝缠绕,以加强拉力。有时树干已用金属丝蟠扎,在树干上相近的两个枝条用另一根金属丝蟠扎,两个枝条之间的树干上呈双丝,蟠扎树枝的金属丝在树干上的蟠扎方向必须和蟠扎树干的原金属丝缠绕方向一致。 (5)蟠扎的顺序。用金属丝蟠扎的顺序,应先树干,后树枝。枝条蟠扎的顺序,应先下部枝条,后上部枝条。 (6)弯曲的方法。缠绕完成后,如树干需要弯曲时,应先弯树干,再弯树枝,并由下而上,循序进行。弯曲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把枝干折断。要使弯曲部位内侧无金属丝,而外侧正好在金属丝上,这样,可对枝干起到保护作用,被弯曲的枝干也不易断裂。 (7)全扎与半扎。全扎,就是对树干及枝条都进行蟠扎;半扎,就是树干原已具有一定形态,不需蟠扎,只对枝条进行若干蟠扎造型即可。 (8)蟠扎后的调整。枝干蟠扎弯曲完成后,要从整体出发,远观近瞧,对形态不够满意处进行一些调整,如有的枝条太长,树形不美,可将枝条打弯变短,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金属丝蟠扎有利也有弊。蟠扎树木盆景,用棕丝好还是用金属丝好,人们看法不一,笔者认为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之处。如果以易于掌握、工效高、成形快而言,金属丝优于棕丝。 弯曲较粗大并已明显硬化的树干或枝条,无论是用棕丝或金属丝蟠扎,绝大多数都不尽如人意。欲使其弯曲的方法很多,简单易行、效果最好的是“开刀弯曲法”。开刀弯曲法就是用锋利的小刀,在树木欲弯曲的部位竖向穿通枝干,切一长3—8厘米的口(枝干粗者长,细者短),先用麻皮或棕丝缠绕切口处,然后再进行弯曲。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无论是用棕丝、金属丝蟠扎,还是作粗干弯曲,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蟠扎宜在树木休眠期或生长缓慢期进行。落叶树木最好在萌芽前,一般在早春或晚秋。 (2)蟠扎宜在盆土较干时进行,如刚浇完水或下过雨就进行蟠扎,由于根的固定力减弱,常常造成树根损伤。 (3)蟠扎对树木生长不利,因此,长势不壮或上盆不久的树木,暂不要蟠扎。 (4)解除蟠扎物的时间,应根据树木不同种类,灵活掌握。枝条比较柔软的迎春、六月雪、石榴等,蟠扎时间应长些,一般2~3年方可解除。若蟠扎物解除过早,枝干未定型而反弹回去,虽有弯度,但不理想,再进行蟠扎就费时费工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30 21:30 , Processed in 0.0813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