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友社区 花讯首页 花卉资讯 各地总揽 查看内容

拉让宁巴——西藏千年古柳旁的诗意栖居地

2009-8-4 16:12|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43|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人民网-家居频道

    十八户租住在拉让宁巴的居民把这里装扮成了立体的花园。

  拉让宁巴在拉萨名气很大,但找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它淹没在八廓南街林立的商铺中。

  从大昭寺广场顺着八廓街按顺时针方向前行,走过玛吉阿米,再西行约50米有一棵千年古柳,枝叶茂密的古柳似乎在见证着该地段的悠久历史。

  拉让宁巴就坐落在古柳西侧,沿街林立的商铺淹没了它的所在,只有拉萨拉让宁巴藏式环保设计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牌子让人觉得拉让宁巴应该就在附近。

  拉萨拉让宁巴藏式环保设计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牌子下,一家商铺摆放着藏式门帘、唐卡和一些简易的商品,和八廓南街的其他商铺没什么不同,走进这家商铺向后还有一条通道,沿通道进去才发现,原来这里别有洞天——拉让宁巴就静立于此。商铺的大门就是出入拉让宁巴的大门,这是八廓街这个拉萨黄金地段寸土寸金的最直接的体现。

  这个既是商铺又是通道的房间把八廓南街的繁华喧闹隔绝在商铺之外,拉让宁巴这座三层的古大院内整洁幽静。和所有的藏式院落一样,一个公用的水龙头静卧在院中,大红的立柱和楼层间彩色的围栏色泽鲜艳,看不出这座建筑已经历了千年岁月,但走进房间,分明可以闻到一股古宅特有的古老气息。

  拉让宁巴是公房,里面的居民都是租住在此的,这里共居住了18户人家,虽说都是租住在此,但热爱生活的居民家家都养花,他们都把花放在院内各楼层的木制防护栏上,大家共同把这座古院落装扮成了一个立体的花园。

  站在拉让宁巴二楼,可以看到八廓南街上按顺时针“流淌”的朝圣者,沿街招呼顾客的叫卖声也不绝于耳。相比于窗外的喧闹,拉让宁巴内却是一片净土,从一楼到三楼,很多住户家里没人,但门上的锁都是虚挂着没有锁上,那形同虚设的锁透着信任与和谐。

  近20户人家居住的大院里干净而有条理,连那不能自动冲刷的公共厕所都干干净净,这应该是大院里所有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沿着陈旧的木梯走上三楼的楼顶,一位老阿妈正在认真地为屋顶新维修的防水层洒水,那小心呵护的神情就像是在维护自家的房屋,看来她不仅仅把这个租住的地方当成了家,把房子也当成了自家的房子。或许,这座千年古宅保存得如此完好,也应该有这些住户的功劳。

  站在屋顶,环顾四周,看到的几乎都是静默的屋顶和飘动的经幡,远处的布达拉宫给人一种和平日里不一样的感觉,而大昭寺的背影是如此地亲近。

  拉让宁巴临近八廓南街的二楼,是八廓社区居委会的临时办公地,由于工作太忙,接近下班时,工作人员巴桑才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拉让指的是活佛的寝宫,宁巴在藏语里是旧的意思,是拉萨最早的古建筑之一。拉让宁巴,历史上称为‘吞巴’,是现行藏文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弥·桑布扎的府邸。十五世纪西藏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曾在此居住。到十七世纪时,五世达赖将此作为寝宫,之后他在大昭寺顶楼新修寝宫后搬了出去,后来,这个五世达赖居住过的寝宫就被称为拉让宁巴。”巴桑说,“听说这里比大昭寺建成还早些,有人说当年筹建大昭寺时,规划图纸就是在拉让宁巴画的,西藏和平解放后,这里还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的司令部呢,很多人都知道。”

  今年31岁的尼玛是在拉让宁巴租住了几十年的居民。

  尼玛是位黑胖壮实的小伙子,看上去真诚而有主见,他出生在拉让宁巴。由于房屋设计的原因,尼玛接受采访的房间白天也要开灯,尼玛说:“由于采光不好,大院里不少房间白天都需要开灯。”

  1990年,聪明好学的尼玛考上了内地西藏班,后来由于父亲生病无人照顾,尼玛就回到西藏读书,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我到内地读书时,大院里还没有自来水,但有一口井,由于水位降低打不出水,我们经常要到别的院子里去提水,很不方便,等我从内地回来时,这里就通自来水了,而且街道也变漂亮了。”尼玛说,“在这里租住的人家,很多是临时在这里租房过渡的,像我们家在这里住那么多年的并不多见。”

  “平时大院里的人各过各的,也没觉得什么,但若哪家出了事,大家都会伸出援手。在我奶奶和爸爸去世时,大院里的人全都过来帮忙,那时我觉得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远亲不如近邻,我那时对这句话体会最深,所以,不管是现在的邻居,还是那些曾经的邻居,他们都被我深深地记在心中,很多搬离大院的邻居,我们都还保持着联系。”尼玛说这些时很动情。

  由于父亲生病耽误了学业,尼玛的学历低,找工作并不顺利,好强的尼玛开始自主创业——自己筹资开了一家藏餐吧,由于生意不好,平时都是朋友来捧场,但朋友多数是来喝酒的,餐吧渐渐演变成了酒吧。豪爽的尼玛很好客,前来喝酒者有钱的喝,没钱的记账也让喝,由于赊账太多,渐渐的,本来资金就不雄厚的尼玛被拖垮了,最后酒吧只好关门。目前,尼玛的工作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工资不高,但因为离家近,尼玛干得还是很开心。

  31岁的尼玛还未成家,问他有何打算,他自嘲道:“我连自己都养不了,哪敢想去成家?”

  如果有资金,你最想做什么?

  “我还是要开藏餐吧,我有信心做好。”尼玛的自信令人感动。(记者 刘峥 图片由实习记者 卢明文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3 18:31 , Processed in 0.7767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