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学知识 属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枝有长短之分。叶扇形,先端常2裂,具长柄,叶在长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入秋叶转为金黄色,甚为悦目。雌雄异株,球花着生于短枝顶部。种子核果状,圆形,熟时黄色。 主要变种 1.垂枝银杏,枝条下垂,树姿颇美。 银杏为我国特产树种,分布很广,从东北沈阳到华南广州以北均有栽培。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地,江苏泰兴县生产银杏很驰名,浙江天目山有野生银杏。各地寺庙常见有此参天大树。四川灌县青城山尚有汉代千年银杏一株;江西庐山黄龙寺前,有老树一株,高26米,周6米,为稀有之古木。 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年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温度16℃最为适宜。严寒酷暑均不利于生长。对土壤适应性强,酸性土、中性土、石灰性土及微碱性土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地,生长较好;而瘠薄、干燥,或过度潮湿,或盐碱过重之地,生长不良。银杏具有一定根蘖性,寿命长,生长缓慢,高达千年树龄者时有发现。
(二)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有播种、嫁接、分蘖等繁殖法,通常以播种繁殖为主。10月种子成熟,外种皮呈黄色,采收后,堆沤腐烂,洗净阴干,进行层积砂藏。次年早春2~3月点播,行距20~30厘米,株距5厘米,播深3~4厘米,上覆细土,播后约40天左右即可发芽出土。幼苗期易发生茎腐病,宜注意管理防治。在苗木行间覆草,或在夏季搭棚遮荫,降低土温,可减少苗期发病率。苗木管理得当,当年可高达20厘米,留床一年后再分栽。 银杏也可嫁接繁殖,培育有观赏价值的变种常采用之。接穗选用壮龄母树2~3年生向阳的枝条,用5~6年生的银杏实生苗为砧木,在清明节前后进行嫁接。接穗长20~25厘米,具5~7个短枝的枝条为好,将接穗下端削成三棱形,即在距切口5~6厘米处向下向内斜削至切口一半,再在削面的两侧各削一刀,宽约2~3毫米,其深度达到形成层,成一楔形。砧木于50~60厘米处截断,削平后,用利刀划开,长约5~6厘米,深达木质部,向两侧挑开切缝的树皮,将接穗削面宽的一面靠木质部插入,再将挑开的砧木树皮牢贴于接穗两侧的削面,用塑料薄膜条包扎紧,后以竹箨或稻草围成浅碗状,内盛以田园土,接穗露在外面6~7厘米,经常保持填土的湿润,待度过伏天后除去,并及时剪去砧木的萌蘖,促使接穗生长,成活率可达95%。 山野采掘:挖取山野生长老银杏树的根蘖,进行分蘖繁殖。山村、寺庙生长的古老银杏,树基部常生长较多隆起的乳根,将乳根从母株分离后,进行培育。待根系发育,萌发新枝叶后,再上盆加工,可制成根茎粗壮,姿态古雅,枝壮叶茂的银杏盆景。 (三)上盆过程 选盆:银杏宜用中深的釉陶盆,色泽宜深,常选深蓝、墨绿、黑、深紫等色。盆形一般以腰圆、长方形为多。 栽种:宜在春分前后,秋季落叶后亦可。栽时要注意保护侧根和须根,壅以疏松肥土,盆底垫层粗沙,以增加通气透水性,有利于银杏的成活和生长。
(四)整姿技术 加工:一般在春季3月份对主要枝干进行加工,可用棕丝或金属丝进行攀扎,并结合修剪。到初夏时,再将新枝进行攀扎加工造型。银杏的枝条宜疏不宜密,因其叶片较大。 (五)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银杏喜光,宜放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但较湿润之处。夏季要避免曝晒,可适当庇荫;冬季能耐寒,一般可在室外越冬,但最好将盆埋进土里。 施肥:每年冬季要施基肥,须用有机肥,如腐熟豆饼或厩肥。春夏间生长旺盛期,宜常施稀薄的饼肥水或沤熟的人粪尿,以促进枝叶的生长,保持鲜绿的叶色。 翻盆:可每隔2年进行一次,以春分前后为宜。银杏根系发达,可结合翻盆、换盆,剪短过长的根系,换去1B2~2B3的旧土,再在盆底施基肥饼屑。 银杏生长慢,寿命长,抗污染及有毒气体的能力强,很少发生病虫害。要注意老桩景盆土不能过湿,否则易发生根腐病。 (六)观赏 银杏树姿古雅,叶形如扇,春季新叶嫩绿,秋季老叶金黄,甚为美观,是我国古老而特有的名贵树种。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记载:“银杏枝叶扶疏,新绿时最可爱。”盆盎中老桩新叶,最耐观赏。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30 19:36 , Processed in 1.0485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