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讲的各类花型,主要是指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容器插作成的各种花型而言的。因为除了花束、人体花饰以及现代部分花艺作品外,许多插花作品(包括部分花艺作品)的创作都需要使用各类容器,一方面用它来支撑花材,水养花材;另一方面用它来烘托与陪衬作品。特别是在东方式的插花艺术中,容器的选择与使用至关重要,成为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品的成败影响甚大。 各类容器都有各自的特点,使用它们插作出来的作品也具有各自的风貌与特色。因此掌握各类容器插花作品的特点与插作要领,对插花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更好地帮助构思、造型,突出主题和意境的表现,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将多年来使用各类插花容器在插作过程中的体会以及观摩各种插花作品的认识归纳整理如下,以供参考交流。 1.盘花的特点及其插作要领 使用浅盘插花,自古有之,至今仍广为应用。因为盘花展现的主题内容比较宽广,表现手法灵活多变,插作方法简便易行,深得插花者的喜爱,特别受初学者欢迎。盘花以花插或花泥固定花材,可以随意摆放它们的位置,同时又因盘口宽大,其水面上的空间变较广阔,可使花枝自由伸展,因此其构图比较容易。盘花插花除下垂式造型之外,其他造型皆可插作,尤其善于插作直立式和倾斜式的造型,更擅长表现大自然景观的写景式的主题内容。可用各种花材和花色将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树木花草以及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真实而艺术地浓缩于盘内,摆放在居室里,使人觉得如同置身于大自然美景之中,倍感轻松自在,悠闲愉快。所以,插盘花务必顺从花材自然之势,表现花材自然形态之美,切忌过分修饰造作。但也不是自然主义地不施技巧随意插作,而必须插出每种花材的生命力和各种变化的律动感,这是插盘花最根本的要领。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的盘器不可过浅,否则盘内水位太低,浸没不了花插或不能提供花泥充足的水分,致使花材因吸不上水或吸水不足而过早萎蔫。通常盘深应当高过花插3cm~6cm为宜。 中国传统插花非常重视花材在容器中立足点的位置以及花枝在空间伸展的方向。从宇宙观上讲,中国人视插花为一完整的“方位”艺术,方即方向,指花枝在空间(古称“天道”)的伸展方向;位即位置,指花枝脚在容器(古称“地道”)的立足点。又视容器为大地(或花屋或精舍),而花枝在大地上有9个重要的立足点,如图所示: A、B、C、D为四隅点,A′、B′、C′、D′为四正点,中心处为极点。插花时可任选其中之点作为花枝脚的立足点来进行构图。盘花中花插(或花泥)摆放的位置自然也应以这9点为依据,当然不同的构图形式也决定了花插摆放的不同位置。如果选用直立式构图花插,宜摆放在极点上,这样更能展现出造型的庄重和挺拔耸立之势,表现出阳刚之美;如作倾斜式构图,则宜将花插摆放在除极点和A′、C′以外的其他各点上。这样就能保留较多的水面和空间,形成不对称式造型,展现出花材的动态美和平静清新的水面之美以及水面上空的虚灵感。另外根据构图需要,盘中摆放花插数量可1个或2个、3个,但插作时应注意彼此间的主次关系,景物间的联系,以及空间层次的有序变化。还应注意要随季节变化而改变盘内水面的大小以及盘面空间的大小,冬季可将花枝低插、少露水面、少露空间以免增加寒意;而夏季则相反,水面大、空间大可以增加开阔感与凉意。有一点务必注意,即插在花插(或花泥)上的花脚应当尽量聚集一起,使各花枝宛如同生一根系、自然伸出一样,这样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水面干净利落。 钵是介于盘和瓶之间的矮身广口空器,其底部有的收缩成碗状,有的不收缩呈平底状。用钵器插花可称钵花(亦称盆花)。我国古代的碗花、缸花可属钵花之列,可见钵花应用历史亦很久远。由于钵器具有一定深度,口部宽大,又用花泥(花插)固定花材,故而插作同样简便易行,适宜各种构图,尤宜插作各种几何图形的造型。其容花量大,便于组合色块或图案,结构较紧密,花形丰满,烘托气氛强烈,所以很适合各种庆典、礼宾、会议等场合应用。其插作要领是: (1)务必注意各种造型的比例尺度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协调一致。常用钵花造型的比例尺度关系如图所示。 (3)注意造型底部衬叶的铺垫衬托作用。可以多铺垫2至3层衬叶,但应有层次感,有变化,不可堆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绿色的底衬,更好地烘托出造型的美观与生动。 3.瓶花的特点及其插作要领 用各种瓶器插花,是东西方古典插花特别是中国传统插花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由于瓶器身高口小,容花量相对较少,但对花材质量要求较高,故其多以精取胜,善于表达花材的线条美,尤宜表现木本花材的线条和姿容,更富美感,更有高雅之气。所以,它常用于庄重、盛大的场合,或优美豪华、或古色古香、或清秀雅静的室内陈设,更适宜展览会展示厅中的摆放,供人观赏与玩味。其插作要领为: (1)首要关键是做“撒”来固定花材,即利用各花枝与花瓶内壁间、瓶底间的相互依靠相互作用关系支撑稳定上边的造型。其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有熟练的技巧,才能将花枝按造型要求固定在一定位置、一定方向上(详细固定方法见《插花艺术问答》一书中的有关条目),以充分展现出“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的瓶花的技巧特色和瓶花的优美典雅之气。当前插瓶花固定花材的技巧以日本的花道最为精良、娴熟,值得我们很好借鉴。为了适应商业插花的需要,使用轻质牢固的瓶器以快速简便的花泥固定花材(但需遮挡住花泥),对瓶花技巧进行适当的改良,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插花专题演示会上、在大赛中,还是以做“撒”固定花材为好,这也是基本功的展示。 (2)要注意瓶器的形色与花材造型的和谐,不可使其喧宾夺主,而应更好地起到陪衬烘托作用。因此,创作时应当把瓶器作为构图的一部分,进行整体构思造型。 (3)为了烘托瓶花的整体美,还应注意选用相宜的垫板配件或几架与之相配,使其更具典雅之趣。 4.花篮的特点及其插作要领 篮也称篮花。使用各种篮子作容器进行插花,是插花艺术广泛应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因为篮子质地轻盈牢固(均系轻质材料编成),其造型、大小、深浅均可随意设计,花样丰富多变,又用花泥固定花材,有篮把可提拿,因此构图灵活随意,插作简便,易于传送,极适合庆典贺礼之用。如常见的开业庆典大花篮、生日小花篮,以及婚礼花篮、丧礼花篮等等。无论插哪种花篮,均应掌握以下要领: (1)注意不可选用粗大笨重的花材,否则与篮子轻盈的质地感不相协调。 (2)插作前应先在篮底铺垫塑料纸或放不漏水的小容器,然后再放置花泥,这样可以保证花泥吸水而又不向下漏水污染环境。 (3)为便于花篮的提拿或运输时不摇动,还应将篮内花泥用铁丝或竹签加以绑扎固定。 (4)花篮主要是通过其篮身、篮沿及篮把表现其造型特点,尤其是弧线篮沿以及具有框景作用的篮把,都是很好的构图要素,应当充分借用作为造型的一部分,将花材有虚有实、有藏有露地把它们突出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出花篮插花的特点,万万不可用花材把所有篮沿篮把缠满堵实。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1:42 , Processed in 0.0774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