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了一本别出心裁的传记——《颐和园》,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为历史古迹撰写的“传记”,由著名历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作序。纪录片《颐和园》已于26日在央视首播。 该书的主编赵微同时也是《颐和园》纪录片的总策划、总撰稿,副主编金明哲则是《颐和园》纪录片的总编导。据赵微、金明哲介绍,为颐和园以电视纪录片“立传”的想法,在拍《故宫》时就已开始酝酿。 赵微、金明哲告诉记者,故宫与颐和园,分别代表着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两部分:“礼”和“乐”。故宫是皇家宫殿,是中国政治心脏,故宫所代表的“礼”,是庄重、威严、规则、政治和法律等。颐和园是中国最大、最有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相对于故宫代表的“礼”,颐和园代表的“乐”是轻松的,代表了皇家政权中最人格化的那部分内涵。可以说,颐和园是中国文化中代表“乐”的“活化石”。 《颐和园》里讲述了关于清漪园的很多故事、传说,及至今未解的谜团。据介绍,该书附赠的长达1.5米的《万寿庆典图》复制品为乾隆时期所绘,画面上数百个小人栩栩如生,可与《清明上河图》比肩,极具收藏价值。这幅画也是首次向公众展现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的神秘面貌。 本书责编称,第一眼看到《颐和园》书稿便很兴奋,因为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历史读物,你可以把它当研究专著读,也可以把它当有益有趣的历史枕边书,如果去颐和园游玩,不妨带上这本书做导游手册。对于本书,他用五个字概括:书中自有颐和园。 据了解,该书同名电视纪录片,已由蜚声海内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原班人马卧薪三年完成,将于12月26日起在中央一台黄金时段首播,并于明年1月至3月,在央视新开辟的纪录片频道,及新闻频道、高清频道复播。和本书一样,纪录片的拍摄角度也力求推陈出新,从人性化的视角讲述颐和园的前世今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3 05:57 , Processed in 0.0644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