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宁区中山公园附近的张阿姨最近非常开心,因为中山公园在牡丹园的改造之后,本月底即将要进行“破墙透绿”工程。“本来公园7点关门后,全家人吃完饭散步也只能围着公园墙走走,听说月底围墙透绿工程就要实施了,我们沿路就能直接看到公园的绿色!” 牡丹园重现昔日胜景 中山公园的此次改造首先从牡丹园开始。通过扩大牡丹种植范围、数量、种类的方法,让牡丹园重现昔日胜景。 改造一新的中山公园牡丹园新辟800余平方米种植洛阳市政府赠送的1500株牡丹,品种从现有的36种增加到80余种。 记者在牡丹园看到,一角近800平方米的区域种植来自河南洛阳的牡丹。一块刻有“洛阳牡丹”的石碑旁,工作人员正忙着拍照、记录,并将牡丹挂牌、分类建档。为了迎接河南洛阳牡丹的到来,园方从土壤改良、采光、植物病虫害植物配置等方面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人员说:“牡丹喜欢沙质土,由于上海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土质中性偏碱、较粘稠,因此我们专门将花坛泥土抬高,建成近70公分高的花坛,同时在土壤中掺入适量沙土进行中和。” 绿茵晨晖景点同步改造 有关负责人介绍,牡丹园旁边的两块草坪,原本坑坑洼洼,草皮凌乱不堪,与十二景点之一的“绿茵晨晖”名实不符。此次重新修建改造完成后,草坪美观且浓密。 在牡丹园与草坪的连接地带,围着一棵枝干粗壮的香樟树,新建了一圈约20米的木质长椅,香樟树下还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植物木片,既增加了美感,又注重了环保,还保护了已列入古树名木后续资源的香樟树,增加了透气透水层。同时,园内所有景观的护栏全部换成了草绳,在环保低碳的技术上,更拉近了自然与人的距离。 “透绿”工程月底开工 中山公园作为一座有百年历史的老公园,公园大部分围墙是传统的封闭围墙,将浓浓“绿意”团团围住。目前,由于它仅在日间开放,夏季早5点开园,晚7点之后闭园,闭园后,满园的绿色只能被关在墙内。 为了使绿化资源最大限度共享,“十二五”期间,将率先实施一期“透绿”工程,改造围墙全长为1100米,代之以栏杆。本月底将开始的“透绿”工程会将公园的绿色透出来,也将春天引进去,让市民直接感受绿色中的生活,也能使城市景观更具生气。预计整个工程将于9月底完工。 有关人士认为,“透绿”工程,不仅改善了中心城区的形象和人居环境,而且是对视觉的贡献、生态的贡献、空气的贡献,体现了一座城市文明开放的姿态。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23:40 , Processed in 0.0841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