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柿双棘长蠹的防治

2009-2-21 17:08| 发布者: 美好时光| 查看: 40|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互连网

柿双棘长蠹近几年在陕西关中和陕南柿产区分布普遍,危害严重,为害株率在30%--45%,枝条受害率一般在5%--15%,受害严重的达70%以上,1--2年生枝条大部分受虫蛀折断,产量损失严重。现将该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4--7mm,圆筒形,黑褐色,体两侧平直,密被淡黄色短毛。触角10节,端部3节栉片状向内横生。前胸背板长宽相等,小盾片近方形,坡鞘刻点沟大而深,鞘翅末端斜面上生有双棘,棘端钝。

    2)卵。长椭圆形,长约0.4mm,黄白色。

    3)幼虫。体弯曲,乳白色,口器红褐色,胸足3对,体节侧面和腹末着生黄褐色刷状长毛,老龄幼虫体长4--6mm。

    4)蛹。初乳白色半透明,后渐变为黑褐色,裸蛹,体长4--5mm。

    2  生物学特征

    柿双棘长蠹1年发生1代,跨两个年头。以成虫在枝干的蛀孔内过冬,翌年3月中下旬恢复取食,补充营养。4月中旬爬出坑道交尾,再返回坑道内产卵,产卵100多粒。卵期5--7d(天),4月中下旬始见幼虫,幼虫顺枝条纵向蛀食木质部,粪便排于坑道内。随着龄期增长,逐渐向皮层蛀食,枝干表皮出现0.5--0.7mm孔洞。幼虫老熟在坑道内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化蛹,蛹期6--7d。5月底6月上旬成虫羽化。

    新羽化成虫继续在坑道蛀食,群居坑道内反复蛀食,使受害枝干只留表皮,成虫有自相残杀习性。6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白天常爬出坑道降温,晚上再回坑道。10月中下旬成虫转移为害新枝,多选择枝条直径13--15mm,1--3年生枝,其中1--2年生枝占85%。树势强枝条受害轻,树势弱枝条受害重。大年柿树结果多,枝条生长发育弱,为害重;小年柿树结果少,枝条生长强受害轻。蛀孔直径2--3mm,垂直深2.5--4.5mm,蛀入皮层后环形蛀食,越冬前坑道长3--40mm。1年生枝多在芽的上下方蛀入,2年生枝多在果柄上下方或修剪伤口处蛀入。一头成虫可转蛀2--3个枝条。受害枝条多被风吹折断,严重影响结果。该虫还可为害国槐、苹果、海棠等。

    3  防治技术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防止大小年结果。结合整形修剪,剪除有虫洞枝条,及时拾净落地虫枯枝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在成虫4月出坑交尾期和夏季高温白天出穴避暑时,树冠喷80%敌敌畏或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防治效果在94%以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 06:25 , Processed in 0.0591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