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钱,我签‘军令状’,把所有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问题都交给我来解决,您看怎么样?”如今,技术服务已经成为商品走进了市场。广州先锋园艺公司就是国内第一家明确提出有偿技术服务的企业,在谈到技术输出的可行性时,该公司总经理李虬认为:“受各种条件制约,很多企业无力聘请国际一流的技术经理,但他们可以和先锋合作,由我们当他们的‘小时工’。花相对少的钱,不增加客户其他方面的负担,却可以让客户得到高技术的有针对性的现场服务,应该是很值的!”谈到管理技术来源,李虬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我们已经掌握的栽培技术,比如一品红、丽格海棠、仙客来等高档盆花栽培技术;其二先锋园艺和遍布世界各地的专家技术队伍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先锋将以一个中介和技术平台出现,现在我们已经在国内打开如新西兰的大花蕙兰、彩色马蹄莲和宫灯百合的栽培技术的输出市场;其三是激活客户已经具备的技术资源,比如,由先锋园艺出面,帮助西昌天喜公司建立和完善了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完成了和天喜公司的康乃馨种苗生产技术改造合作。目前中荷园艺中心也开展了类似业务,已经先后帮助河北、陕西、海南的花卉企业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花卉技术输出市场的出现并逐步走向成熟,是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结果,也是我国花卉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赠送的技术不系统现代花卉栽培管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内相关图书资料少得可怜,仅有的几本中学术气息太浓,大而全,花农看后不知所云。国内的专家学者也因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指导企业生产时捉襟见肘。国际种苗供应商为国内种植者提供一些简单的技术指导,成为目前中国众多花农和企业获取花卉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渠道之一。一些国内代理商抓住客户的这个需求,经常在一些大型花事活动上开办类似的技术讲座,但这实际上是典型的产品推广型的技术服务,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卖种苗,所以技术讲解点到为止。于是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由于这种“技术资讯”是高浓缩的、零散的和甚至是教条的,无法完全指导长期复杂的生产实践,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并直接导致了众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售后纠纷。免费的午餐不够吃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建了一批示范项目,目的就是推广示范科技成果,像中荷两国于1997 年在上海合作建立的中荷农业部上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就是一个例子。该中心由两国政府共同出资兴建,由荷兰多家公司提供园艺设备、种子、种苗等生产资料,聘请各领域权威专家主持培训,面向企业经营者、技术人员、农业管理官员、农技推广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全面提供荷兰园艺方面的先进技术。中心所举办的系统培训培养出了一批专业人才,对花卉业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惜的是,能够像中荷中心一样,持之以恒地把培训活动开展下来的示范项目并不多。落后的观念最要命人员培训要花那么多钱吗?管理技术也需要买吗?面对许多花卉企业提出的问题,很多专业人士哭笑不得。中荷培训中心的朱中亚认为,很多企业不愿意花钱培训员工,花农舍不得花钱学习,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所以目前最需要转变的还是花卉企业和花农的思想观念。他说,像中荷中心是政府合作项目,许多开支都是政府或企业资助的,收取的费用并不高,但主动来学习的还是不多。另外,很多受训人员来自生产第一线,仅仅生产示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目前以中荷示范中心为基础的上海鲜花港正在投入建设,8公顷现代化温室已经建成,两年后还将增加到25公顷,届时将用规模化的生产实践来回答学员的所有问题。再有,技术输出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力争避免商业纠纷。中荷中心为海南三亚的现代化温室提供技术支持时,派出一个技术员常驻三亚,所有生产指标都达到合同要求后才撤回来,当然10万元技术咨询费也分文不少。很显然,让管理技术成为商品走进市场是一个大趋势,早一步接受就能早些受益。对此,李虬认为:“现在很多花卉企业满足于目前在国内的龙头老大地位,还没有认识到企业低水平运行状态的危险性,也没有意识到产品的品质和成品率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花卉业正在告别暴利阶段,走进平均利润化时代。比如一品红盆花生产领域,当市场上优质一品红降到10元/盆时,那些拥有先进栽培技术的企业可能还有利润,而那些裹足不前的企业可能就已经被迫退出市场了!可以说,一品红已经成为国内第一个运用专业化成套生产技术的战胜农民军的花卉产品。一品红如此,仙客来、杜鹃、丽格海棠等其他产品早晚也会如此。所以,要不要花钱购买管理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残酷的市场会让企业家们作出正确的抉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 13:53 , Processed in 0.1473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